正文复制
X课:正确看待网络快餐文化,走好奋斗人生路
当前,不少网络热梗和词汇甚嚣尘上,“草率了”“打工人”等网络词汇、“奔驰的小野马”“精神小伙”等热门视频、“令人震惊”“国人必看”等吸睛新闻等都属于网络快餐文化的范畴。不可否认,“网餐”耗时短、趣味足、引力强,但也存在生命周期短、营养价值低、思想毒素多等问题,如果我们不能科学鉴别、选择吸收,那很有可能被隐藏的“精神鸦片”洗脑,导致思想行为迷航。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信息化网络化是当今时代的鲜明特征,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理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网络文化作为重要的呈现形式,内容杂、更新快、易接收,在广泛运用的同时,其弊端也不容忽视。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个话题做个交流。
一、风物长宜放眼量——网络快餐文化辐射下,摆一摆都对青年X员产生了哪些危害?
习近平总书记讲:“ZZ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终端的升级与微信、抖音等新兴媒体的发展使用,网络逐步成为广大青年重要的学习工具、沟通桥梁和娱乐平台,我们正步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互联网5G时代。信息时代的跨越发展,带来了海量的资源分享、交互式设计体验、数据化信息分析,给我们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与全新感受。但同时,随之兴起的网络快餐文化,也给青年X员的思想、行为、心理带来严重冲击和挑战。
一是阻滞个人成长进步。网络文化的盛行,重要原因就是网络运营商为了庞大的经济利益而强势推动的,这也造成网络传播的内容良莠不齐、泥沙俱下。近些年,线上教育发展迅猛,各类APP、“线上课堂”、“解题工具”等,已成为大家重要的学习渠道。但由于平台主体责任意识缺失,在利益驱动下,借机传播有害信息,恶意弹窗引流,严重干扰了我们的正常学习。据统计,国家网信办点名爱奇艺等7家网站平台网课学习频道、纸条APP等3款常用学习教育类App、360浏览器等6家平台13款常用软件工具及其他25个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网站平台。面对此类网站平台打出的“擦边球”,青年X员容易被诱惑,致使无节制地使用,逐步沦为负面信息的主要消费者、受害者,甚至是积极的传播者、制造者。在网络世界,听不到责任、义务等主流话题,接触最多的却是淫秽色情、血腥暴力等负面信息,这种“网餐”吃多了,势必会产生“副作用”,导致丧失思考习惯,脑袋空空如也。
二是动摇青年理想信念。随着世情、国情和X情的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愈加复杂尖锐,西方敌对势力的思想文化侵蚀与渗透加剧,网络文化攻心成为对手实施“西化”的重要战略武器。特别是在郁金香革命等颜色革命成功后,西方国家更加重视利用网络文化兜售其ZZ理念、社会制度及价值观念等,对我国国家安全发展构成潜在威胁。可以说,网络意识形态对抗已成为重要战略。此外,国家严厉打击的12类有害信息(淫秽色情、低俗庸俗、暴力血腥、恐怖惊悚、赌博诈骗、网络谣言、封建迷信、谩骂恶搞、威胁恐吓、标题X、仇恨煽动、传播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流行文化)仍有泛滥之势,对青年价值观念也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严重冲击青年X员的理想信念,考验着他们的ZZ信仰。
三是诱发思想心理疾病。长期沉迷于“网餐”对人的身心健康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如视力下降、焦虑、免疫能力降低等,还会正常的学习、工作、人格品行、人际关系造成了危害,特别是那些曾沉迷网络游戏、交友聊天、崇尚暴力、涉黄涉赌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