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山西经济日报/2024 年/12 月/30 日/第 001 版
踏浪而行 击节而歌
——我省开发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纪实
本报记者 李若男
近年来,全省各开发区在产业转型与创新发展的浪潮中奋勇前行,以智能制造为引擎,驱动
新质生产力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开启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灯塔之光:照亮智能制造新征程
在智能制造的浪潮中,“ 灯塔之光” 璀璨夺目,照亮了前行路。
11 月中旬, 记者在位于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唐槐产业园的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见识到全球轨道交通领域首座“ 灯塔工厂”,惊叹其卓越的生产力和创新技术。在这里,车轮的年产量高达 70 万片,平均每 52 秒就有一片下线,其销售足迹遍布全球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公司的环形炉,通过智能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了钢坯加热温度的精准自控;车轮锻轧生产线上,先进的震动检测器实时监测着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提前预警,有效避免了非生产性停机。此外,碳排放能管平台,更是实现了车轮制造全链条、全天候、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精准监控。
在临汾经济开发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新兴产业孵化培育并驾齐驱。中部智造科技公司可追溯“ 一键通” 智能管理系统,让原材料从进厂、生产到出厂都可溯源,同时通过智能系统,有效降低钢材的损耗。紫光生产线的 MES 系统以及晶旭新能源科技公司的“ 黑灯工厂”,展现了实现智能制造的无限潜力。尧兴新能源在锂离子动力电池拆解和梯次电池自动化安装生产线上更是跑出了创新发展的“ 加速度”,将科技创新这一“ 关键变量” 转化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 最大增量”。
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则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