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工智能对国际贸易分工格局的重塑
北京的小米汽车超级工厂里,智能机械臂精准焊接车身,自动导向车穿梭运输材料,生产数据实时上传云端;深圳顺丰智慧物流园内,人工智能(AI)分拣系统每小时处理数十万包裹,无人机与无人车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数智时代,人工智能正重塑全球产业链。产业链上的生产流程被算法优化、大数据使供应链更加高效透明、新技术研发周期大幅缩短,都在悄然改变国际贸易分工格局。传统以要素成本为导向的分工模式面临挑战,算力、数据与算法的重要性大幅提升。世界各国都努力在这场变革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全球产业链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为实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至处理过程的跨企业网络组织,其本质在于生产要素的跨国界配置。例如一部智能手机可能由美国设计芯片、日本供应元器件、中国组装成品、德国提供物流服务。它体现了各国在资源、技术、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互补,使生产效率提高、成本降低,但也存在供应链风险、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易受ZZ、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对各国产业安全和经济稳定带来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算力、数据、算法共同构成了人工智能三大基础要素。算力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强大计算基础,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提供了人工智能训练和模型优化所需资源,算法则是指导人工智能如何学习和决策的关键,保证人工智能处理各类问题时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人工智能打破了传统贸易理论的一些经典假设:相较于传统生产要素,数据要素具有边际成本趋零和规模报酬递增的特性;比较优势在技术迭代周期缩短的情形下逐渐减弱;相较于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占比大幅提升。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全球产业链,技术变革也在重构国际贸易分工格局并改变价值链分配规则。
人工智能主要从研发、生产、产业融合三方面重塑全球产业链。首先,研发环节重构知识生产模式。人工智能通过建立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将人类经验转化为可计算的量化模型,实现了知识生产的范式跃迁。知识生产方式变革重构了全球创新网络,研发活动呈现去中心化特征,知识溢出的地理边界逐步被研发创新网络替代,形成多点并发的创新格局。其次,数智化生产重构价值创造模式。人工智能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和大模型迭代,使生产体系具备自感知、自决策、自演进能力,推动制造活动从经验驱动转向算法驱动。全球供应链从成本导向型向数据驱动型转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不再单纯依赖地理区位优势,而是取决于数据流动效率与算法迭代能力。再次,人工智能通过促进产业融合催生新业态。人工智能重新定义了不同产业间的融合方式与价值创造路径。人工智能以数据为纽带,通过数智化重组产业链要素,推动跨行业协作模式创新并助推产业融合。人工智能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