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创新人工智能与财经专业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驱动力之一,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财经类高校作为国家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应立足“两个大局”,坚持“四个面向”,积极运用和发展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推动财经学科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劳动者。同时,深化科教融汇与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四链”协同联动,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决策支持与实践应用方案,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发展数字经济塑造国家竞争新优势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竞争成为国家竞争的主战场,全球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转型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明确了人工智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占据的核心地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3.9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2.8%,数字经济同比名义增长7.39%,数字经济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6.45%,有效支撑经济稳增长。数字经济不仅涵盖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还包括传统行业的数字化改造升级。
面对数字经济产业巨大的市场潜力,财经类高校如何扎根国家数字经济主战场,培养适应并引领数字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其中,创新驱动是关键所在。当前,人工智能作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已深刻影响教育模式及学习方式。因此,高校有义务也有责任在人工智能时代浪潮中展现作为,通过创新教育模式,培养更多具有人工智能素养、创新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和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