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
X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把“统筹发展和安全”作为我们X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发展和安全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互为支撑、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安全的发展是脆弱的、不稳定的,甚至已取得的发展成果也会失去;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和保障,没有发展的安全是短暂的、不可持续的,甚至可能最终导致更大的不安全。
马克思主义强调,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历史进步。当生产力发展停滞时,生产关系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加剧,可能引发系统性社会风险。这也就是“不安全”。所谓安全,指的是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总是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或难以预料的风险,这就决定了没有危险的安全状态是一种稀缺物。从长远角度来看,确保安全的根本之道在于不断提升抵御与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持续增强解决矛盾问题的本领。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就是在增强应对风险挑战、解决矛盾问题的能力,也是为安全提供持久的、强有力的保障。
环顾世界,诸多安全问题的根源皆在于发展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而引发或加剧的。1985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提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现如今,这个核心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发展赤字”甚至更为严重,因之而生成的安全问题也尤为突出。例如,近年来非法移民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安全议题,甚至是不少欧美发达国家关切的首要安全问题。从现象上看,这是安全领域的挑战,但本质上却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可持续的问题。这些非法移民主要来自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他们希望通过迁徙到经济更发达、工作机会更多、收入水平更高的国家来改变自身甚至家庭的境遇。换言之,如果发展问题解决得好,因非法移民而衍生的安全挑战自然就能得到有效缓解以至于最终解决。再比如,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曾接近发达国家的门槛,但由于创新能力不够、治理效能不足、阶层固化、两极分化等因素导致发展动能疲弱,经济陷入低迷状态,最终掉进“中等收入陷阱”,长期陷于停滞状态,甚至严重倒退。失业高企、贫困加剧等经济问题随之涌现,进而引发社会混乱甚至政局不稳等诸多安全问题。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指出:“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贫瘠的土地上长不成和平的大树,连天的烽火中结不出发展的硕果。对亚洲大多数国家来说,发展就是最大安全,也是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总钥匙’。”
可见,只有发展才能保障安全、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所揭示的基本逻辑,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于中国而言,发展是最大安全、不发展是最大不安全,还有着深刻的国际意义。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力量,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是国际正义力量的壮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如果中国不能发展,自身综合国力得不到增强,那么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就会被削弱,国际安全就会面临更多更大的风险。当今世界诸多安全问题因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可持续而生,亦必将以平衡、充分、可持续的发展而得以解决。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的发展将继续为国际和平与安全作出更大贡献,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提供更多确定性与稳定性。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且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特殊国情决定了我们在前进道路上会面临更多的内外部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和超大市场规模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必然要承受其他国家都不曾遇到的各种压力和严峻挑战。”如果不能通过持续不断的发展来增强国家实力,我们便没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来确保国家安全与人民福祉。同时,新时代新征程对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只有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确保塑造国家安全态势具备过硬手段,才能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陈积敏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