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市教育局局长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会上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研讨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3月的北京,生机盎然,承载着人民的期待与希望,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这是一次在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承上启下重要节点召开的盛会,意义非凡。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将其转化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下面,我结合教育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领会两会教育新要求,明确教育发展新方向
教育是国之大计、X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和群众关切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为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具体来说,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近年来,我市虽然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仍然存在。例如,农村学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与城市学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农村学校建设,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切实改善农村教育办学条件。
二是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要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ZZ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爱国主义教育。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目前,我市中小学在素质教育方面虽然开展了一些工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校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实践课程和特色课程相对较少等。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加强课程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是加强教育创新。创新是推动教育发展的第一动力。要积极推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但我市部分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高等。我们要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二、聚焦教育热点难点,分析当前教育工作现状
在看到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教育工作还面临着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
一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尽管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但由于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仍然较大。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学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育质量等方面相对薄弱。例如,我市的一些农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老化,学科结构不合理,音体美等专业教师严重短缺,导致这些学校无法正常开展相关课程教学,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