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区长在2025年全区经济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经济工作座谈会,主要目的是总结回顾2024年全区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任务,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刚才,区发改局、统计局、工信局等部门分别汇报了2024年经济运行情况和2025年工作打算,各位副区长也结合分管工作作了很好的发言,我都赞同,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
2024年,是极不平凡、极具挑战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X的XX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一平稳”,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初步核算,202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xx%;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xx%;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xx%;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xx%;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xx%;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xx元,同比增长xx%;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xx元,同比增长xx%。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经济运行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二)“两突破”。一是“三重”工作取得突破。坚持把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力实施“三重”工作攻坚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xx项目、xx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推进,xx企业、xx企业等重点企业发展态势良好,xx重点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年实施xx个区级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xx亿元,占年度计划的xx%;xx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xx亿元,同比增长xx%。二是招商引资取得突破。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招商为要”的理念,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创新招商方式,优化招商环境,加大招商力度,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全年引进市外资金xx亿元,同比增长xx%;引进亿元以上项目xx个,其中xx亿元以上项目xx个。成功引进了xx项目、xx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三)“三加快”。一是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坚定不移走产业转型发展之路,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传统产业方面,通过技术改造、科技创新等手段,推动传统产业xx、传统产业xx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新兴产业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培育壮大了新兴产业xx、新兴产业xx等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24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xx%,同比提高xx个百分点。二是环境治理步伐加快。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深入开展工业污染源治理、扬尘污染治理、机动车尾气治理等专项行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xx%,同比提高xx个百分点。加强水污染防治,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大对河流、湖泊等重点水域的治理力度,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项目建设,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三是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坚持以城市建设为龙头,以乡村振兴为抓手,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建设方面,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新建和改造了一批城市道路、桥梁、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城市环境更加整洁优美。乡村振兴方面,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xx公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xx%,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xx%。
(四)“四提升”。一是脱贫成效提升。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ZZ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区xx个贫困村全部出列,xx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为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扶贫产业项目管理和运营,促进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2024年,全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xx元,同比增长xx%。二是民生保障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医疗卫生事业持续进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群众看病就医更加方便。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xx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xx%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