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马鞍山日报/2024 年/12 月/10 日/第 006 版民生向上 幸福向新 50 项民生实事
市残联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让 “ 春天的事业” 温暖残疾人
心田
残疾人事业被称为“ 春天的事业”。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
面对残疾人从生存到发展、从福利到权利、从物质到精神对更高品质生活的新期待,马鞍山市残联始终聚焦改善困难残疾人基本生活状况,提升残疾人幸福感,以民生实事为抓手,着力解决残疾人最直接、最关心和最现实的问题,实打实做好这份“ 春天的事业”。
康复工程有质效 残疾群体得实惠
今年 5 岁半的男童程程(化名)不幸患有“ 杜氏营养不良症”,妈妈汪女士为此颇为受累。去年
5 月,因为孩子蹲起、上下楼异常,妈妈便带着他来到市残联康复中心,开始了康复训练。
刚到康复中心时,小程程上楼十分缓慢,蹲起、下楼都需要人辅助,而且蹲起时会踮脚,行走时也偶有尖足,不能完成交替性跳跃,运动的平衡性及协调性欠佳。康复治疗师对小程程进行了一系列系统专业的康复训练,残联还为他发放了机能鞋、平衡板、平衡踩踏车、沙袋、按摩大龙球、坐姿矫正椅等辅助器具。经过一年半的系统康复训练,如今,小程程可以独自完成仰卧—坐—站的体位转移,上下楼梯自如,也可以独自完成跳高跳远、单脚连续跳或者双脚交替跳等技巧性动作,还可进行踢球、抛接球等活动。看到孩子如此之大的变化,汪女士的心里欣慰了许多。
2009 年,我市残联系统创办了第一家儿童康复机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儿童康复机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促进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壮大。由市残联牵头实施的残疾人康复工程是省定 50项民生实事之一,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便是其中一个子项目。今年,市残联对全市有康复和辅具需求的 0 至 17 岁(智障、孤独症 0 至 14 岁)各类残疾儿童继续实行“ 自愿申请、应助尽助”。
除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子项目外,残疾人康复工程还包括了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补贴 2 个子项目。在民生实事推进过程中,市残联始终坚持简化申请程序,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一个不漏地享受政策。残疾儿童除康复训练外,还制定了医疗手术救助政策,为接受角膜移植、先天性白内障复明、人工耳蜗置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等手术治疗的儿童提供手术补贴。此外,有条件放开受助残疾儿童户籍限制。对外地户籍残疾儿童,其监护人持有本市居住证并连续 3 年在本市纳税或缴纳社会保险的,即可享受本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同等待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