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吉林日报/2024 年/12 月/27 日/第 005 版专刊
书写温暖答卷 绘就幸福底色
——2024 年吉林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综述
年终岁末的吉林,暖意浓浓。
在这片热土上,关爱残疾人、扶残助残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生活在这里的残疾人,得到了
实实在在的保障,真真切切地感受到“ 平等、参与、共享” 的阳光。
残疾人事业是“ 春天的事业”。如何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让“ 春天的事业” 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一年来,全省各级残联用心用力用情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从政策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到康复服务的精准覆盖,从教育就业的多元拓展到文化体育的蓬勃发展,从无障碍建设的日益完善到残疾人服务流程的再造⋯⋯积极回应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有力保障残疾人各项权益,不断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在推进残疾人事业现代化进程中交出了一份暖心“ 答卷”。
残疾人就业帮扶——更加多元
“ 今年,我所在的工作室被评为残疾妇女增收省级‘ 美丽工坊’ 。有了省级专项资金的扶持,工作室的规模又有所扩大,我们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 杨艳燕高兴地说。
杨艳燕是长春市南关区重度肢体残疾人,加入长春市“ 美丽工坊” —维纳斯手编工作室以来,积极参与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就业能力。忙碌充实的工作不仅使她变得自信自强,也提高了收入水平,解决了后顾之忧。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全省各级残联组织和各有关部门大力开展残疾人
就业服务,拓宽残疾人增收之路。
——共为 3167 名残疾学生和困难家庭残疾人子女发放扶残助学金 1100 余万元,为 16736 人次提供职业培训。
——实施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专项行动和“ 留吉就业” 专场招聘会,就业率达到 95.04%,超过去年 8.6 个百分点。
——开展“ 吉兴” 残疾人网络创业、“ 吉林妙手” 盲人按摩就业、“ 友爱之家” 辅助性就业、“ 美丽工坊” 残疾妇女就业等特色项目,累计帮扶 3000 余名残疾人就业。
——发展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 200 余个,新培育国家级基地 5 个、省级基地 35 个,各级各类基地有效安置带动 1 万余名残疾人就业增收。
——持续开展走访拓岗、就业援助活动,共在 1048 家用人单位开发 8410 个适残岗位。
一系列有力举措为残疾人就业创造了条件。 通过努力, 2024 年全省城乡残疾人新增就业 8758人,共有 16.42 万名残疾人实现就业,核定按比例就业残疾人达到 1.8 万名的历史最高,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全面完成。
张伟东是辉南县朝阳镇高集岗村残疾人, 肢体二级残疾, 多年来仅靠低保维持生活。 2023 年,在得知同村残疾人在县残联的产业扶持帮助下实现就业增收后,点燃了张伟东发家致富的劳动热情。在县残联的扶持下,他做起了小鸡养殖项目。等小鸡长大后,县残联组织企业按照稳定的市场价回收成鸡,当年就实现增收 3000 元以上。
为不断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在乡村振兴中持续推动农村残疾人就业增收, 省残联在组织实施残疾人“ 智志双扶” 工程上持续发力,以“ 抓产业、促就业、稳增收” 为重点,带动残疾人融入本地庭院经济、产业发展项目。截至目前,已扶持 15029 名农村残疾人生产劳动,残疾人人均增收在 2000-3000 元。
第 1 页 共 4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残疾人民生保障——更加坚实
帮助和解决残疾人最关心的民生问题,是残疾人工作的重中之重。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残联组织以实施“ 阳光家园” ——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为抓手,积极争取财政部门支持,落实托养服务资金,全年为 11340 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及护理、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运动功能训练、职业康复与劳动技能训练等托养服务,超额完成预期任务目标。全省提供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已达到 248 家,基本实现了县域全覆盖。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是“ 保民生、兜底线、促公平” 的重要举措,自实施以来,全省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得到了特惠保障,生活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