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淮南日报/2024 年/12 月/13 日/第 A03 版理论探究
乡村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 温清
当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肩负着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民族意识与历史责任感的重任。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思政教育工作迫切需要研究适合青年学生学习特征的新型教学资源与模式。乡村红色资源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历史事件、人物事迹和意识形态精髓,是非常有价值的思政素材。新时期,要充分发挥其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新作用,对其进行再开发与评价。为此,我们要从高校思政教育的视角出发,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审视当前社会发展和变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突出红色要素,拓展思政教育的育人模式
高校应通过强化教师队伍的培养,构建一套以“ 乡村红色文化育人” 为主体的思政教育体系,切实增强文化育人的成效。一是要完善高校思政工作人员的引进战略,高标准严要求选拔高校思政专业教师。选拔教师要重视教师的综合能力,既要考查其教学能力,又要考查其专业背景,更要优化其教育理念,提升其综合素养。同时高校要加强思政理论教学队伍建设,增强思政教师师资队伍的“ 红色意识”,指导教师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坚定追求卓越的学术理念,主动进行知识架构更新,了解学术界的最新动向,抓住素质教育的主题。要引导教师对乡村红色文化进行深度学习和挖掘,组织教师对教学规律进行全面了解,提高高校教师思政课程的专业水平和逻辑能力。二是通过构建“ 思政+人才培养系统” 营造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环境。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利用“ 主责主业” 和“ 主要阵地” 的优势,构建和完善乡村红色文化课程体系,并及时应用到思政课程中。其他学科教师应主动利用“ 课程思政” 的功能,将乡村红色文化的资源浸润在特定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以实现育人目标。思政教师要充分利用乡村红色资源的特殊优势,将乡村红色文化融入学校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