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江门日报/2024 年/12 月/12 日/第 A05 版政务
防内涝、治污水、换管道⋯⋯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扎实推进民生实事
让民生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
江门日报记者 蔡昭璐 通讯员 江城管
城市水治理关乎城市品质,涉及千家万户,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百姓身边事,将城市易涝点整治、生活污水治理、老旧供水管改造等工作纳入今年我市十大民生实事,让“ 放心水” 长流“ 百姓家”,持续提升城市韧性安全。
为让民生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
第一时间制定计划、分解任务、推动落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一年来,在江门城管系统的实干努力下,在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一件件民生实事从纸上的文字,落地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不仅让居民的生活更加舒适、便利,也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告别落雨“ 水浸街”
治理城市内涝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城市形象。今年, “ 持续推进城市内涝治理” 被列入我市十大民生实事,要求新建排水管网 15 公里,改造排水管 12 公里,新建改建排涝泵站 3 座,新增排水能力 25 立方米/秒,完成 3 个城市内涝点整治工作。
为加快推进内涝治理,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编制《江门市市区内涝风险图》 ,全面排查排水防涝设施现状,分析内涝成因和风险,研究治理措施,“ 一点一策” 科学制定治理方案,精准推进易涝点和隐患点整治,着力化解城市内涝问题。
鹤山莺朗街碧水湾位于沙坪街道桃源河右岸、筍山大桥至莺朗渠之间。每遇暴雨,桃源河的水位上涨,碧水湾的水就排不出去,极易形成内涝。今年,我市就碧水湾易涝区开展整治,对莺朗排洪渠与桃源河连接段暗涵进行清淤疏浚, 新增了 1 台轴流泵, 有效解决了该片区的易涝问题。
疏通的是水浸路,打通的是居民的“ 心路”。这也让广大市民切实感受到了城市管理带来的积极变化。碧水湾附近居民周伯感慨道:“ 以前每逢下大暴雨,这一片就很容易积水。改造以后,落雨也不怕水浸街了。”
对于水浸困扰,蓬江区杜阮镇龙眠村村民黄大叔也深有感触: “ 之前每逢瞬时大雨,雨水就会倒灌入屋,对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困扰。”
原来,黄大叔的房屋地势较低,大雨时容易形成内涝水浸。后来,城管工作人员对房屋周边排水渠进行清疏,将原有的 40 厘米的小管提升为 70 厘米的大管,提升了排水效率。今年 9 月,台风“ 摩羯” 来袭,房屋也未出现水浸情况。黄大叔不禁感慨:“ 政府部门太给力了!”
当前,我市部分地区地势低洼,泵站规模不足或缺乏排水泵站,有些早期的排水管网建设标准较低,排水能力不足。对此,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编制《江门市城市内涝治理系统化实施方案》 ,坚持系统思维,统筹谋划排水管网、泵站等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持续强化易涝点周边排水设施清疏维护,全面增强排水防涝效能。
服务城市拉满 “ 速度”。 截至 11 月底, 我市完成新建排水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