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农民日报/2024 年/12 月/19 日/第 004 版专题
改革再出发 八桂奋楫先
——广西进一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建设农业强区综述
农民日报· 中国农网记者 阮蓓
这是一片自古就敢为人先的热土。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农村发生了两次意义深远的历史性变革:包产到户,村民自治。1980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屏南乡合寨村群众自发尝试通过选举, 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率先在全国探索村民自治, 首创村民自治的组织机构和制度, 被誉为 “ 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 村民委员会” 一词横空出世,其组织形式 1982 年被载入宪法,1997 年写进X的十五大报告,成为1998 年通过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具体规定,村民自治从此走向全国。
从基层自主探索到上升成为国家意志,在波澜壮阔的农业农村改革历程中,八桂大地以敢想敢拼的改革精神创造了一系列改革经验,为全国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X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广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三农” 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和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全面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加快农业强区建设,有力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号角。改革春风劲,八桂奋楫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西通过全面深化系统集成改革,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狠抓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实现稳产保供,现代特色农业稳步迈上新台阶,科技装备和人才支撑不断增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建设,粤桂协作区域合作成效显著,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乡村路径正在加速形成。
激活要素,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潜能
冬日时节,梧州市岑溪市糯垌镇绿云村仍一片火热景象。村里成立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推行资产股份合作制,通过“ 农民+合作社+公司” 模式,流转土地 5000 多亩,招商引资 4000 多万元,每年村集体经济增收 30 多万元,带动全村 283 户村民增收致富。据统计,梧州全市 310个村以土地等要素入股发展六堡茶产业,带动从业人员 7 万多人,受益群众约 24 万人,覆盖脱贫村 176 个。
“ 近年来,梧州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挖掘‘ 土’ 的资源、放大‘ 特’ 的优势、提升‘ 产’的效益,不断激发农村各类要素潜能,拓宽农民增收途径,让乡村振兴活力更足、动力更强。 ”梧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黎浩源介绍,目前,梧州建成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6 个、全国乡村特色产业
产值超十亿元镇 1 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1 个、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27 个,形成了粮油、蔬菜、水果、六堡茶、中药材、蚕桑、畜禽、渔业、蜂业、林产等十大特色产业集群。
而这一切发展的基础,就是明晰的土地产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抓手,自治区X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其列入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重点工作,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文件,每年由自治区农业农村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制定年度改革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围绕关键环节试点示范推进,并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推动。2015 年,广西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2017 年全面铺开,2021 年底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
通过开展全区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广西摸清了农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