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德州日报/2024 年/12 月/9 日/第 004 版水利
谱写水利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记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德州市水利局
本报记者 杨德林 本报通讯员 李耐振 李巍仑
11 月 26 日,人社部、水利部表彰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德州市水利局荣获“ 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是全省唯一获奖的市级水利局。荣誉的背后是全体德州水利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 治水思路,扎实推动新时期水利高质量发展,拼搏进取、锐意改革、担当奉献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德州市水利局大力弘扬大禹治水精神,以现代水网建设为统领,扎实推进治水兴水各项工作,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德州成功入选国家市级水网先导区、全国水预算管理试点市,承担全国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全国深化农业用水权改革等国家级试点 11 项,中央改革办推广“ 德州市实施节约集约用水集成改革探索北方缺水地区水资源管理新路径” 做法,水利部推广“ 山东德州全面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经验。
大抓水网工程,加快全域水系连通
11 月 29 日,天气寒冷,山东水网“ 一轴四横” 德州市域连通西线引调水项目(马颊河李家桥闸-新鬲津河段)施工现场却是一派繁忙景象,280 余台各类机械同时施工,三个标段同步推进,工程建设快马加鞭、热火朝天。作为我市的重点水利项目,山东水网“ 一轴四横” 德州市域连通项目将黄河、徒骇河、德惠新河、马颊河、运河五大干流连通起来,锻强骨干水网主骨架,畅通水系循环大动脉。
大抓水网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水安全保障逻辑。德州是一座严重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 211 立方米,仅为全省的 61%,全国的 10%。过去由于拦蓄水工程不足,每年汛期有 6 亿立方米雨洪水白白流走,“ 有雨留不住、无雨就买水”。破解“ 用水之困”,当务之急就是要畅通水系循环,提高水网拦蓄水能力和供水保障能力。2022 年,德州市水利局聘请中国工程院专家团队编制《德州现代水网建设规划》 ,在全省率先实施全市域水系连通工程,加快推进河河畅通、河库专通、库库连通,同步打造水资源保障带、防洪除涝带、绿色生态带、道路畅行带、文旅融合带、产业发展带,全力构建“ 三通六带” 现代水网,把各类水资源盘活用好,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源保障。
为推动水网项目落地,我市建立水系连通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市水利局将全市重点水网项目全部纳入指挥部管理,迅速掀起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的热潮。3 年来,全市实施重点项目 159项,治理徒骇河、马颊河两大干流及 14 条中小河流,疏通河道 450 公里,增加雨洪资源拦蓄能力 6000 万立方米,用水紧张形势得到有效缓解。治理后的河道,全面恢复“ 61 雨型” 防洪标准,部分达到 50 年一遇,成功经受住了近几年强降雨、洪水的考验。实施 7 处大中型灌区改造工程,改善灌溉面积 130 万亩,保障“ 吨半粮” 创建实现预期目标。抓好“ 智水德州” 数字孪生水网,建成防洪调度、水资源调配、数字灌区、数字城乡供水、数字河湖、数字水行政执法等智能应用,实现水网联调联控、智慧调度。2023 年 11 月,全国加快省级现代水网建设现场推进会观摩我市“ 两河牵手” 马颊河综合治理工程,水利部领导对我市水网规划建设给予充分认可,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