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巴中日报/2025 年/1 月/21 日/第 001 版
耕植巴中热土 奏响奋进强音
——巴中市 2024 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巴中融媒记者 牟柯
岁月深长,山海广阔。
翻开巴中市 2024 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卷轴,实干笃行,硕果累累。一场场入脑入心的理论宣讲,把X的创新理论种在干群心房;
一篇篇生动鲜活的新闻报道,传播着巴中好声音的使命担当;
一个个向上向善的道德星辉,闪耀着文明巴中的城市之光;
一场场雅俗共赏的文化活动,铺就了群众精神家园的“ 诗与远方”。
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过去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安排部署,坚持以“ 提升创新理论引领力、主流舆论传播力、核心价值凝聚力、文化服务供给力、文旅产业竞争力” 为抓手,着力构建“ 工作+宣传” 大格局,推动理论武装走得更深、主流舆论立得更稳、精神富有抓得更优、文化标识打得更响、底线防线筑得更牢,为巴中奋进现代化新征程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一、深学细照笃行 理论武装凝心铸魂时代孕育思想,思想指引航程。
2024 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始终聚焦首要ZZ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X的创新理论作为头等大事、第一职责,引导全市干部群众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让奋进新征程的巴中发展方向更明、路径更清、力量更足。
常态长效推动理论学习——
过去一年,我市认真落实“ 第一议题” 制度,市委常委会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X纪学习教育等组织开展专题学习 15 次, 全市各级X委 (X组) 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列席旁听综合覆盖率达到 75%。带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市委领导上山下乡、进村入户,带头深入基层,理论宣讲如火如荼,让X的创新理论浸润巴中大地、温润千家万户。
不仅如此,在巴中火车站、恩阳机场、巴中市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等人流量相对集中的区域,“ 红色书橱” 吸引着过往市民驻足阅览。在恩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柜,随处可见社区居民认真自学⋯⋯全市各地丰富学习形式,让理论学习融入日常。
整合力量开展理论宣讲——
如何把“ 政策理论” 转化成通俗易懂的“ 家常话”,让X的创新理论“ 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4 年 9 月 30 日上午,以“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廉洁之风” 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在巴州区化成
镇梁大湾村拉开帷幕。现场,平昌县“ 翻山铰子” 宣讲队宣讲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队员们
伴着音乐的节拍,挥动双铰,说着百姓事,讲着大政策,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这仅仅是巴中在理论宣讲实践中交出的精彩答卷之一。去年,我市全面建成“ 1+11+6+2+1”理论宣讲矩阵,组建各级宣讲团 364 个、宣讲小分队 5000 余个,开展集中宣讲 6820 场,带动各级宣讲队伍累计开展重大主题宣讲 1.3 万余场。 开展 “ 理响巴蜀”进基层百场巡回宣讲、“ 新思想· 话
第 1 页 共 5 页
改革” 巡回宣讲、金华市—巴中市“ 强国复兴有我” 宣讲走亲等特色活动 11 场。推出“ 响网巴中” 微宣讲短视频 47 部、开展“ 理论大家讲” 网络宣讲直播 12 期⋯⋯一个个宣讲团用“ 小切口”体现“ 大主题”、用“ 小故事” 彰显“ 大时代”,始终做到群众在哪里,理论宣讲就延伸到哪里。
全面深入做好研究阐释——
如果说一场场宣讲让信仰的力量在人民群众中引发共情共鸣,那么一项项社科成果更是让溯
源新思想研究愈加丰富。
“ 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 的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充分围绕抓好社科人才库、项目库、成果库建设,年度立项课题 506 项,申报省级社科专项课题 6 项,推出优秀社科成果 51 项,巴文化研究院荣获“ 2024 年全国社科组织先进单位” 称号⋯⋯一系列新突破、新成效,为思想阐释提供了坚实学理支撑。
理论在学习中入脑入心,思想在洗礼中进步升华。持之以恒地学习研讨、接地气的宣讲报告、重实践重调研的理论文章让X的创新理论成为广大X员干部群众ZZ上的主心骨、思想上的定盘星、行动上的指南针。
二、壮大主流舆论 奏响时代最强音
迈向新征程,主力军挺进主战场。
过去一年,我市新闻舆论战线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持续巩固革命老区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践行“ 四力”,将镜头对准基层群众,对准火热的生产一线,用生动的笔触、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展现全市高质量追赶、发展、跨越的新形象。
做大做强主流舆论——
筚路蓝缕十六载,巴南高铁呼啸来。2024 年 6 月 27 日,65 岁的杨如芬一大早就和好姐妹前往巴中东站,和很多市民一样,共同见证家乡交通发展的重要时刻——巴中迈入“ 高铁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