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法治日报/2025 年/1 月/7 日/第 007 版法治社会
积极主动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各地民政部门交出过去一年依法保障民生成绩单
本报记者 蒲晓磊
福建研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 福见康养” 幸福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北京严格执法,依法取缔劝散“ 世界文化合作发展协会” 等 20 家非法社会组织;广东省民政厅公布三批依法取缔和劝散包括慈善组织在内的非法社会组织共 64 个⋯⋯
在 2024 年 12 月 30 日至 31 日召开的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各地民政部门交出了民生保障成绩单。过去一年,各地民政部门积极主动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推动养老服务、社会救助、慈善事业、儿童福利等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提升老年友好环境
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不仅关系到老年人的幸福安全,还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发
展全局。
过去一年, 福建省民政系统着力提升老年友好环境, 建立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开设“ 智慧助老” 课堂,帮助老年人学习运用智能技术,每年约 80 万老年人参与。着力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开展“ 法律服务助老护老”、养老服务领域“ 点题整治” 等工作,确保老年人生命和财产安全。
据了解,福建连续 8 年将养老服务工程纳入省级为民办实事项目。2024 年新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 50 个、示范性长者食堂 400 个,培训养老服务从业人员 1.6 万人次。
2024 年,湖北采取独建、联建等方式,推进形成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的三级服务网络。具体而言,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加快设施建设。持续推动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已建成 98 个。省级财政连续 4年每年安排 1.2 亿元,推进 100 个乡镇(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200 个农村日间照料中心省级民生实事建设,基本实现县、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全覆盖。
创新运营机制。引入专业力量采取“ 中心—带站—连点” 服务模式,连锁化、规模化运营养
老服务设施。
拓展服务功能。广泛链接老年大学、志愿服务等资源,开展助餐、日间照料、文体娱乐等服
务。全省依托设施建设老年助餐点 2100 余个。
兜准兜牢民生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