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云南政协报/2025 年/1 月/19 日/第 004 版云南两会特刊
书写民生答卷 擦亮幸福底色
——云南省民政厅二〇二四年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张莹莹 通讯员 石泉泉
民政爱民、民政为民,民政工作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回眸 2024 年,云南省民政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民政工作的职责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汇聚各方力量,让民生工作更细致、民生政策更精准。
一串串数字、一件件实事⋯⋯ 2024 年,省民政厅情系民生,擦亮民生幸福底色,用扎扎实实的工作,让美好幸福新生活,在群众的笑脸上得到真真切切地体现。
社会救助 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年来,省民政厅不断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坚决做到应
助尽助,牢牢守住防止返贫底线,全力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工作。
2024 年,省民政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 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意见的贯彻落实方案》《云南省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调整工作方案》《关于做好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认定工作的通知》 ,完善救助政策,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进一步织密扎牢。
救急很及时,兜底也更有保障。2024 年,我省困难群众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触:发放的钱变多了。一组翔实的数据是最好的佐证:2024 年,全省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省级指导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 735 元, 同比增长 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省级指导标准提高到 6400 元每人每年, 同比增长 6%,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 956 元,同比增长 1%,全年累计支出困难群众救助资金140.73 亿元,保障城市低保对象 35.4 万人、农村低保对象 227.27 万人、特困人员 14.03 万人,累计实施临时救助 54.03 万人次。
为守好用好困难群众的每一笔救助款,省民政厅把社会救助领域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综合治理一并纳入清廉云南建设“ 惠民行动”,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 一卡通” 专项治理“ 回头看”,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贪占挪用救助资金、“ 优亲厚友” 等违法违纪行为。
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基本生活底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省民政厅与农业农村部门加强数据比对,聚焦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开展动态排查。2024 年,将 128.03 万名脱贫人口、46.95 万名防返贫监测对象纳入保障范围。
2024 年以来,省民政厅逐步扩大低收入人口监测范围,将存在现实困难和潜在风险的低收入人口纳入监测范围, 加强风险预警, 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 全省共归集和监测低收入人口 358.03万人,及时预警排查存在致贫风险的低收入人口,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分层分类迅速落实帮扶政策。
养老服务 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家事,也是
国事。
一年来,省民政厅立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深化改革、综合施策,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推进银发经济发展,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新一届省老龄委完成调整组建,老龄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成立云南现代老龄事业发展研
第 1 页 共 4 页
究院、云南省老龄协会,形成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协同推进老龄工作的良好局面。
让云南人健康长寿,让想健康长寿的人到云南来。加强政策创制,引领业态发展,与省文旅等七部门联发《加快推进旅居云南建设三年行动》,实施“ 养老服务招大引强” 建设行动,全力打造“ 七彩云南· 养老福地” 品牌。立足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发展定位,与陕西等省(区、市)签订《推进“ 丝路” 银发经济产业园合作共建协议》,促进养老旅居等“ 互动式”合作,与北京、天津等 8 省区市在京共同发起“ 冬南夏北” 旅居养老机构服务平台,共同推进构建行业自律、管理规范、服务普惠的旅居养老产业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