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临汾日报/2025 年/3 月/10 日/第 001 版
文化笔触绘山水 文旅融合展新篇
——2024 年全市文旅高质量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陈明 亢亚莉 刘临琦 任怡星
汾水悠悠,鼓韵铿锵。
2024 年的临汾,以文化为笔,以山水为卷,在文旅融合的时代浪潮中绘就了一幅气象万千的锦绣图景。从陶寺遗址的文明曙光到壶口瀑布的奔腾激荡,从非遗技艺的匠心传承到《黑神话:悟空》引爆的文旅新潮,临汾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正以蓬勃之势书写着“ 诗与远方”的新篇章。
全市全年 A 级景区接待游客 1750 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近 3 亿元,同比增长 20.08%,临汾用实力证明:文化底蕴与创新活力交织,方能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正如临汾的宣传口号所说:“ 所有的旅行都是出发,到了临汾咱是回家。” 临汾正以开放的胸怀和无限的魅力,迎接每一位游子回家,共同谱写文旅融合的新辉煌。
惠民润心
公共文化服务点亮百姓美好生活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2024 年,我市以“ 惠民、悦民、育民” 为宗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让文化甘霖浸润城乡每个角落。
“ 家门口的舞台” 成为百姓生活新常态。全年 23587 场文艺小分队文化活动、4598 场乡土文化能人艺人培训传承活动、13535 场乡村文化带头人演出培训活动,如繁星般点亮临汾的夜空;2224 场送戏下乡超额完成, 戏曲的袅袅余音从城市剧院飘向田间地头。 一场场 “ 阳台音乐会”“ 贡院街国风潮”,让市井街巷升腾起浓浓烟火气,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在此水乳交融。
书香漫卷,文脉绵长。临汾市图书馆以百万读者流量、近千场品牌活动荣登“ 全国公共图书馆影响力 TOP80”,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博物馆里,陶泥龙盘制作、编钟表演让历史“ 活” 了起来,游客在互动体验中触摸文明脉搏。更令人振奋的是,大型神话剧《精卫填海》的震撼上演、蒲剧《火凤凰》的海外巡演,让临汾文艺精品闪耀全国舞台;青年演员斩获“ 杏花奖” 等殊荣,为传统文化注入青春力量。
当公共文化服务滋养着百姓的精神家园,临汾亦以敬畏之心守护千年文明根脉,让文化遗产
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华。
守护根脉
文化遗产保护书写文明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