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政协报/2025 年/5 月/15 日/第 001 版
新型举国体制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全国政协“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专题协商会综述之一
本报记者 吕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围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科技创新凭借其源源不断的活力,为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的动能,成为新时代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引擎。
如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如何推动科技创新持续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大动能?5 月 13 日,全国政协召开“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专题协商会,组织全国政协委员和相关部委负责同志围绕“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议题深入交流。【更多写作资料+微信:nuo1 80914】
其中,多位政协委员聚焦“ 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建言资政。大家一致认为,从一穷二白到创新成果硕果累累,举国体制一直坚强守护着中国科技一路披荆斩棘、奋力向前。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只有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才能把科技命脉和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凝聚推动科技创新强大合力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
“ 这些部署要求我们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优势力量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王志刚表示。
新时代以来,从“ 嫦娥” 揽月、“ 天和” 驻空、“ 天问” 探火,到国产大飞机实现商飞、高铁技术树起国际标杆⋯⋯正是因为加快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我国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才得以竞相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