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5 年/5 月/15 日/第 008 版扫黄打非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融媒体中心一线采编人员成为“ 扫黄打非” 联络员——
将宣传触角延伸至“ 最后一公里”
本报记者 张席贵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融媒体中心“ 扫黄打非” 工作站将一线采编人员、通讯员发展成为“ 扫黄打非” 联络员、信息员、宣传员,利用记者采访范围覆盖广、深入基层的优势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对全县涉黄涉非信息及时捕获,使之成为基层“ 扫黄打非” 工作的重要力量。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近日在辽宁省岫岩县融媒体中心采访时看到,中心在加挂“ 扫黄打非” 工作站牌匾的同时,室内还挂有工作站职责、工作制度,还有联络员、信息员、宣传员的联系电话等内容。岫岩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姜玉忠向记者介绍,他们在扩大宣传面的同时,工作站主动与相关部门开展联合行动,配合各类巡查检查百余次,发挥了积极的教育引导、打击震慑作用。
加强队伍建设 提升专业水平【更多写作资料+微信 :】
据了解,岫岩县融媒体中心“ 扫黄打非” 工作站将“ 扫黄打非” 工作列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工作,成立“ 扫黄打非” 工作领导小组,由中心主任任组长,其他相关班子成员为副组长,中心全体新闻采编人员为成员。
姜玉忠介绍,2021 年 8 月,岫岩县融媒体中心“ 扫黄打非” 工作站正式挂牌成立,充分发挥融媒体中心宣传引导优势和信息辐射能力,将“ 扫黄打非” 宣传触角延伸至基层“ 最后一公里”,形成新闻、社会、活动、新媒体“ 四位一体” 宣传格局,进一步推动全县“ 扫黄打非” 治理手段多元化。
“ 我们将‘ 扫黄打非’ 工作站牌匾挂在融媒体中心指挥中心,将办公场地、宣传阵地、工作人员统筹在一起,形成一地多用、一岗多责、人员多能的融合格局。 ” 姜玉忠介绍,中心印发了《岫岩县融媒体中心关于成立“ 扫黄打非” 工作站的通知》,明确中心的编辑记者和各乡镇通联队伍为“ 扫黄打非” 联络员、信息员、宣传员。现已发展“ 扫黄打非” 联络员、信息员、宣传员近 50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