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宁夏法治报/2025 年/5 月/8 日/第 005 版法报关注
银川监狱以创新实践铺就新生之路
本报记者 马妮娜 通讯员 纳晶
从思政教育的时代强音,到特色教育的文化浸润;从社会帮教的情感共振,到出监教育的技术赋能⋯⋯今年以来,银川监狱秉持“ 思想引路、情感架桥、规训修心、立德塑魂” 的教育理念,以思政教育、特色教育、社会帮教、出监教育为支点,构建起“ 四位一体” 教育改造体系,用心用情做好教育改造工作,撬动服刑人员教育改造工作质效飞跃,为服刑人员铺就通向新生的坚实道路。
思想引路,以思政教育铸魂【更多写作资 料+微信:】
“ 没想到通过监狱培德电视台,我们能看到央视热播的纪录片《记住乡愁》 ,第一集就是我的家乡盐池,家乡的变化让人很受鼓舞,我得好好改造,早点回家。 ” 在银川监狱一监区,服刑人员苏某在思政课后感慨地对同犯说。
思政教育作为银川监狱重塑服刑人员价值观的“ 第一课堂”,以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政策教育、 法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内容, 增强服刑人员自觉接受教育改造的内在动力。服刑人员思政教育与最新主流资讯“ 同步接轨”,极大提升了监狱服刑人员思政教育的权威性、专业性和及时性,进一步推动监狱“ 阵地+课堂+实践” 思政教育模式加速形成。
今年以来,在用好用活服刑人员思想ZZ教育实训基地、办好办优思政大课堂的基础上,银川监狱持续升级“ 培德融媒体中心” 功能,创新将“ 学习强国” 学习平台内容融入服刑人员日常教育,引入国家实时政策宣讲、时政新闻、社会资讯、爱国主义教育等海量思政教育资源,让服刑人员在权威、专业的思政教育中感受国家发展脉搏,增强社会责任感。今年以来,共开展专题思政教育 13 场次,服刑人员撰写心得体会超 1400 篇,筑牢服刑人员“ 五认同、五树立” 思想根基。
情感架桥,以特色教育润心
为进一步发挥特色工作室的矫治功能,银川监狱以“ 醒来” 小课堂示范创建为牵引,找准发力点,用国学经典、家庭美德、孝道文化、感恩思想等蕴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净化能量,唤醒沉睡心灵,促进向阳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