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保定日报/2025 年/4 月/29 日/第 A04 版要闻
保定市 202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在保定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奋力推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更高质量、更有韧性、更有活力,把新颜值、新动能、新生态三个关键词贯穿始终,加力落实各项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进中提速,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新质生产力稳步提升,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含定州)生产总值实现 4773.3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580.8 亿元,增长 3.8%;第二产业增加值 1565.5 亿元,增长 6.6%;第三产业增加值 2627.0 亿元,增长 6.0%。三次产业结构为 12.2∶32.8∶55.0。
全市(不含定州)生产总值实现 4339.4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482.7 亿元,增长 4.2%;第二产业增加值 1422.1 亿元,增长 6.4%;第三产业增加值 2434.6 亿元, 增长 6.0%。 三次产业结构为 11.1︰32.8︰56.1。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 47830 元,比上年增长 6.5%。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 904.62 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552.72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3.70 万人;城镇化率 61.10%,比上年末提高 0.76 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 5.07 万人,死亡人口 7.61 万人,自然增长率为-2.8‰。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 9.3 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3.0 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1.5 万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持平。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 1.4%,衣着上涨 2.1%,居住下降 0.5%,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 1.2%,交通通信下降 0.9%,教育文化娱乐上涨 2.0%,医疗保健上涨 0.2%,其他用品及服务上涨 3.8%。
全市新登记经营主体 17.1 万户,截至 2024 年底,经营主体 106.3 万户,比上年增长 5.2%。其中,新登记企业 4.5 万户,年末累计企业 31.2 万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 12.5 万户,累计个体工商户 73.6 万户。
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 2908.7 亿元,比上年增长 5.8%;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 67.0%;实缴税金
319.5 亿元,下降 6.3%,占全部税收收入比重 72.1%。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13.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40.1%;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 12.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47.6%。新能源汽车产量 15.0 万辆,比上年增长 68.4%;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 338.0 万千瓦,增长 33.9%。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 20.3%。限额以上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 23.0 亿元,比上年增长 35.0%。
区域协同发展成效明显。全年与京津合作项目 441 个,总投资额 2860.5 亿元。全年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 28 家,其中央企二级子公司 1 家,央企三级子公司 27 家。
二、农业和农村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 1013.0 万亩,比上年增长 0.1%。粮食总产量 421.1 万吨,增长 6.5%。其
中,夏粮产量 183.7 万吨,增长 1.1%;秋粮产量 237.3 万吨,增长 11.1%。
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 117.1 万亩,比上年增长 6.1%;总产量 473.6 万吨,增长 6.6%。其中,
第 1 页 共 5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食用菌(干鲜混合)产量 16.8 万吨,增长 14.1%。
中草药材产量 18.7 万吨,比上年增长 28.4%。园林水果产量 154.5 万吨,增长 5.8%。瓜果类播种面积 24.6 万亩,增长 3.4%;产量 92.9 万吨,增长 7.4%。
猪牛羊禽肉产量 54.9 万吨,比上年下降 2.8%。其中,猪肉产量 29.5 万吨,下降 5.7%;牛肉产量 4.5 万吨,增长 0.8%;羊肉产量 8.5 万吨,下降 2.6%;禽肉产量 12.4 万吨,增长 3.3%。禽蛋产量 29.5 万吨,增长 5.2%。牛奶产量 44.0 万吨,下降 2.0%。
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年末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24 家,美丽休闲乡村 37 个,农业社会化
服务组织 14620 个。农业机械总动力 702.2 万千瓦,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70.1%,畜禽粪污
综合利用率 92.2%,秸秆综合利用率 98.5%。经营主体中,国家级龙头企业 7 家,省级龙头企业
99 家,博士农场 152 家,家庭农场 9575 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部工业增加值 1102.7 亿元,比上年增长 7.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9.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 5.3%,股份制企业增长 8.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 11.8%。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 27.5%,制造业增长 9.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3.3%。
规模以上工业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9.9%,医药制造业增长 8.0%,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 8.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 22.3%,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 8.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 7.7%,食品制造业增长 11.7%,纺织业增长 8.8%,金属制品业增长 17.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 18.6%。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4197.4 亿元,比上年增长 3.0%;实现利润总额 138.0亿元,增长 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