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安徽日报.农村版/2025 年/4 月/1 日/第 001 版
全省农商银行亮出“十八般武艺”支持春耕备耕——
金融“及时雨”润泽“江淮粮仓”
本报记者 李晓磊
仲春的江淮大地,油菜花染黄了田野,无人机掠过麦苗青青的皖东平原,旋耕机正在皖南水
田里翻起层层春泥。这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背后,一场金融“及时雨”悄然润泽江淮沃土。
为深入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安徽农信系统抢抓春季农业生产时机,提前谋划、创新产品、优化服务,以金融之笔在广袤乡野书写着服务“三农”的新篇章。
金融“及时雨”洒向田间地头
近日,走进桐城市大友家庭农场,一棵棵绿油油的麦苗迎风摇曳,静等金秋“风吹麦浪”好收成。农场主张启友站在田埂上,望着返青的麦苗,脸上难掩喜悦之情。然而,就在两个月前,他还因资金不足而愁眉不展。
“那段时间可把我愁坏了!”张启友回忆道, “今年市场行情好,心里急着想扩大规模,可钱不到位,种子、化肥等农资啥都买不了!”就在一筹莫展之际,桐城农商银行“一村一座谈”活动邀请他来到现场。让他意外的是,活动一结束,该行的工作人员便来到他的农场实地调查。从提交贷款申请到信贷资金成功到账,前后不到 3 天,张启友就获得了 70 万元的金融“及时雨” 。
无独有偶,在距离大友家庭农场 40 公里外的新渡镇云水村,致富能人王成功也通过“一村一座谈”活动,获得了桐城农商银行 8 万元的贷款支持。 “农忙时候,根本没时间去银行咨询贷款的事。现在银行把贷款政策送到了家门口,确实方便又省心!”王成功笑着说。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春耕备耕的“战场”上,资金是重要的“粮草” 。
为了提前备足“粮草” ,桐城农商银行早早就开始了准备。去年年底,该行开展“一村一座谈”活动,通过与村“两委”紧密合作,以座谈的形式,邀请创业能人、种养大户、农业企业等,及时问需,因需施策,让农户、农企春耕生产不等“贷” 。截至 2025 年 2 月末,该行已联动 159个村开展“一村一座谈”活动,仅 2025 年就发放涉农贷款 11 亿元,惠及 3760 户。
在天长市仁和集镇新华村,一片长势喜人的麦田里,种粮大户钱福来操控着遥控器,一架植
保无人机腾空而起,沿着麦田匀速飞行,精准地播撒着肥料。
“这架无人机最快每秒运行 10 米,560 亩地、5.6 吨肥料,不到 10 小时就可以播撒完。 ”钱福来说,自从用上了植保无人机,过去起早贪黑干几天的活,如今不到 2 天就完成了。 “这要感谢农商银行的‘红马甲服务队’,赶在开春前就送来了 80 万元贷款,让我春耕用上了‘高科技’!”
钱福来从“新农人”走向“科技弄潮儿” ,得益于天长农商银行的早部署、细安排。早在今年年初,天长农商银行迅速行动,安排 5 亿元专项资金,组织“红马甲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主动摸排春耕备耕资金需求;同时,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力争实现“当日申请、当日放款” ,确保农户、农企手中有“款” 、心里不慌。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强调要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
品供给保障能力。
为了让“中国碗”多装优质“安徽粮” ,面对春耕生产“时间紧、季节性强”的特点,安徽农信系统抢抓春季农业生产时机,早摸底、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深入田间地头、走入百姓心头,对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清单式”服务,全面掌握春耕备耕生产资金需求状况,单列专项信贷计划,优先保障春耕备耕资金需求,为春耕生产施足“金融底肥” 。
第 1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