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法治日报/2025 年/5 月/28 日/第 001 版
优化民营经济融资环境
民营经济促进法引金融“ 活水” 润泽民营经济
本报记者 张维
金融“ 活水”,正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正式施行,托举万千民企破浪前行。
翻开民营经济促进法,“ 投资融资促进” 专设一章引人注目。民营经济促进法完善制度措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民营经济投资融资环境,对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完善民营经济组织融资风险市场化分担机制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投资融资促进专章,通过法治化手段重构了民企融资生态,其‘ 制度破壁+市场赋能’ 的双重效应将为中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长海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整合相关融资促进法律规定【更多写作资料+微信: 】
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而融资是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广大民营企业规模小、抵押物不足,贷款额度低、获贷成本高等原因,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难题。对此,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作出重要部署,提出“ 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加快建立民营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 等。这些重要举措为有效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指明了工作方向。
近年来,X中央、国务院持续增加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政策密度和力度,打出“ 组合拳”。例如,不断优化信贷供给政策。“ 对民营企业中占绝大多数的小微企业,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差异化的监管政策,比如在资本监管方面,我们对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资本权重给予了八五折到七五折优惠。在不良容忍方面,我们将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放宽至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 3 个百分点,以此提高银行放贷的积极性。在解决基层人员‘ 不敢贷’ 问题方面,我们出台了普惠信贷授信尽职免责制度。 同时, 我们每年督促银行制定民营企业服务的目标任务,确保信贷投放力度。”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丛林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