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池州日报/2025 年/4 月/8 日/第 004 版教体周刊
多元融合 匠心育人
——池州特殊教育的创新教育实践综述
记者 唐馥娴
在池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职教楼内, 18 岁的孤独症学生李明 (化名) 正专注地操作烘焙设备,空气中弥漫着蛋糕的香甜。这所实现“ 十五年一贯制” 的特殊教育学校,不仅是我市适龄残疾儿童的学习家园,更是他们走向社会的“ 桥梁”。
近年来,我市通过构建“ 特教学校为骨干、随班就读为主体、送教上门为补充” 的安置体系,创新课程与教学模式,让特殊教育从“ 兜底保障” 迈向“ 高质量发展”。
创新教法:从“ 单一模式” 到“ 多元融合”
“ 以前教需要特殊智力教育支持的学生认字, 全靠重复板书。 现在用触觉教具和多媒体课件,效率翻倍。” 池州市特教学校的教师们展示着他们的“ 几何图形课”:学生通过触摸凹凸卡片区分三角形与正方形,再在平板电脑上完成拼图游戏。这种“ 多感官教学法” 源自 2023 年该校教师团队赴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研修成果。
课程改革是池州特教的“ 重头戏”。在市特教学校的教学教研中,该校根据特需学生的需求,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用性强的课程,如生活技能、职业技能等。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社区融合等,激发特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注重个别化教学,针对特需学生的个体差异,持续做好一对一个训辅导,为每位个训学生提供符合他们个性的教学支持和辅导。孤独症学生家长张女士说:“ 孩子现在可喜欢上课了,特别是觉得个训辅导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