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厦门日报/2025 年/5 月/12 日/第 T08 版5· 12 国际护士节特刊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数字病房
让护理更有温度
本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高树灼 刘云芳
生病住院,“ 一人看病,全家受累” 是长期困扰患者和家属的难题。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简称“ 厦心医院”)率先打破传统,通过全院“ 免陪护” 管理模式,以信息化手段精准破解临床痛点,构建起一套高效、安全的智慧护理生态。值此护士节之际,让我们走进厦心医院,看护理团队如何以信息思维和创新意识,重新定义护理服务的边界。
信息护士:架起临床与信息的桥梁【更多写作资料+微信:nuo180 914】
“ 免陪护” 模式的顺利运行,离不开信息系统的强力支撑。然而,传统医疗场景中,医护人员与信息科之间常因专业壁垒而沟通不畅。 “ 工程师不懂临床需求,医护人员又难以准确表达信息技术诉求,结果双方都心累。” 厦心医院副院长陈媛回忆道。
为打破这一僵局,2016 年起,该院创新性地培养“ 信息护士” ——既精通护理业务,又掌握信息化思维的复合型人才。这些护士能精准识别临床痛点,并用流程图、界面设计图等形式将需求可视化,直接与工程师协作开发系统。“ 从‘ 抱怨问题’ 到‘ 解决问题’ ,护理团队逐渐成为医院信息设计的主导者。” 陈媛介绍。如今,借助 AI 技术,厦心护理团队进一步拓展智慧护理场景,将“ 免陪护” 模式推向更精细化、个性化的新阶段。
智慧设备:织就安全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