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应急管理报/2025 年/4 月/4 日/第 005 版消防救援
整治重点领域隐患 务求实效化解风险
——国家消防救援局新闻发布会实录摘登
本报记者 王宏彪 整理
4 月 3 日,国家消防救援局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开展情况,介绍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相关政策。国家消防救援局副局长宋树欣,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应急管理部执法工贸局局长杨智慧,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齐耀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一级巡视员白正盛,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监督司副司长李华宁出席并答记者问。
隐患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国家消防救援局新闻发言人孙毅军:首先,请宋树欣先生介绍消防安全领域专项整治工作相
关情况。
宋树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消防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力遏制电动自行车、建筑保温材料以及动火作业等领域火灾多发势头,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经国务院同意,自去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电动自行车隐患全链条整治、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和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治理等 3 个领域专项整治。
去年 4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开展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行动以来,在各地各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和电动自行车行业企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积极配合、支持、参与下,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表现:一是电动自行车领域火灾总量明显下降;二是电动自行车本质安全水平有效提升;三是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设施建设和充电费用供需矛盾得到缓解;四是制假售假和非法拆改等问题得到遏制; 五是电动自行车存量风险逐步降低; 六是全行业生产经营秩序得到改善。按照国务院总体部署,这次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将持续到今年年底,任务还很重。全国整治工作专班将会同相关部门,指导各地继续深化方案所明确的 6 个方面、22 个环节整治重点任务,加力推动已经出台的一揽子政策、制度、标准落地落实,务求整治实效。
另外,经国务院同意,去年 12 月国务院安委会印发了《关于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的若干措施》 ,今年 2 月又印发了《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方案》 ,在全国部署开展这两个领域整治工作,旨在通过系统整治,有效解决这两个领域存在的突出安全隐患问题,进一步压紧压实全链条安全管理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目前,这两项整治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相关企业单位共同努力,加快推动整治工作任务落地落实。我们相信,随着这两项整治各项措施的落地、各项整治目标逐步达成,动火作业和保温材料领域安全形势也将逐步好转,并有力促进两个领域更加规范有序高质量发展。
电动自行车火灾总量明显下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中心记者:自去年 4 月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以来,截
至目前进展情况如何?今年有哪些工作考虑?
宋树欣:全国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非常大,并且还在逐年增长,到目前为止已经超过 3 亿辆。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涉及的职能部门比较多,涉及的市场主体也很多,更关系到千千万万的用户。过去一年,在相关部门、各地区共同努力下,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初步成效。
一是火灾总量明显下降。去年 5 月至 12 月,全国共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 9175 起,造成 6 人死亡、15 人受伤,同比分别下降 46%、90%、87%;今年一季度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 1863 起,
第 1 页 共 6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造成 1 人死亡、3 人受伤,环比下降 12.4%、75%、66.6%。相比整治前,每月每百万辆电动自行车火灾数量由 5.6 起下降至目前的 2 起左右,应该说电动自行车亡人火灾得到有效遏制。二是本质安全水平得到提升。工业和信息化、市场监管等部门组织制修订《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安全技术要求》《电动自行车电气安全要求》等 4 部强制性国家标准,目前都已经发布,电动自行车安全标准体系更加完善,从源头提升了产品安全质量总体水平。三是停放充电供需矛盾有效缓解。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组织推进在既有小区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自然资源部门督促指导新建居住项目同步按标准配套建设充电设施;发展改革、市场监管和能源部门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目前,全国 53万个住宅小区已有 24.5 万个按照要求完成充电设施建设;共新增充电端口 2400 余万个,累计达到 3610 万个;41 万个小区充电电价已经开始执行居民电价,比率达到 77.3%;共计为 18 万个充电设施提供“ 三零” 接电服务。四是存量风险隐患逐步消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将电动自行车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支持范围, 商务部等 5 部门联合发文推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推动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健康评估网点及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截至今年 3月底,全国已有 5.7 万余家销售门店参加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活动,实现交售旧车、换购新车各 386.1 万辆;各地已设立老旧锂电池检测回收站点 5139 个,已经报废回收锂电池 64.2 万余块。五是打击制假售假和非法改装成效明显。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整治电动自行车制假售假和非法改装行为,公安机关针对违法犯罪组织实施严厉打击,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整治行动以来,共计检查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单位 87 万余家次,督促主流电商平台下架问题商品 2.7 万余件,实施电动自行车及其零部件召回 308 次,涉及产品数量 30 余万件,立案侦办相关犯罪案件 150 余起。六是群众安全意识普遍增强。各地广泛宣传,组织相关政策解读 1300 余场次,利用各类形式载体宣传电动自行车安全常识 220 余万条次,推送安全提示信息 1500 余万条,广大群众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小区的电动自行车“ 进楼入户”“ 飞线充电” 等现象明显减少。
虽然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我们也清醒看到,整个整治工作距离国务院明确的目标和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目前,电动自行车火灾总量仍然较大;充电设施建设和充电费用与群众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电动自行车假冒伪劣产品和非法拆改仍然禁而未绝;老旧电动自行车的存量风险仍然较大,部分用户不安全停车充电习惯仍未彻底改变,安全意识有待增强;同时,整治以来,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标准、制度,离全面执行落地还有差距。今年,整治工作将在上述方面持续发力,坚决确保各项整治目标如期全面实现。
形成较完整安全标准体系
九派新闻记者:去年,工信部等部门发布了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能否介绍下该标准的制修订过程,新国标的发布能为电动自行车行业健康发展带来哪些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