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厦门日报/2025 年/4 月/1 日/第 A04 版经济新闻
创建“ 四定” 工作法 赋能基层治理新格局
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全流程工作闭环,推动市场监管效能与服务质
量双提升
本报记者 陈泥 通讯员 陈琼英
在湖里区殿前市场监督管理所,一张悬挂在走廊墙上的《日常监管“ 四定工作法“ 推进表》,直观展示了该所在食品安全、药品及医疗器械监管、特种设备安全等多个关键领域的年度指标、完成情况及进度对比,责任到岗、任务到人,网格化管理一目了然。“ 每个月 10 日更新一次数据,能清晰地看到落实进度情况,更针对性地推动工作。 ” 殿前市场监管所所长柳坚说,项目上墙、挂图作战、定期通报的模式,方便他及时掌握辖区日常监督检查等任务完成情况,方便调整工作重心。自“ 挂图作战” 以来,殿前市场监督管理所推动监管效能同比提升 26%,成效明显。
“ 四定” 工作法是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构建的,以“ 定目标任务以明方向、定责任领导与责任人以确保执行、定完成时限以促效率、定督促反馈以保质量” 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模式。面对辖区 30.07 万户经营主体的监管重任,该局以“ 四定” 工作法为核心,将监管任务转化为可量化、可追踪的项目管理图,通过“ 目标任务清单化、责任分工明晰化、进度管控可视化、质量评估数据化” 的四维机制,建立起“ 部署-执行-监督-提升” 全流程闭环,推动市场监管效能与服务质量双提升,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 数字赋能+机制创新” 双轮驱动有效提升监管效能
制度创新是提升监管效能的根本路径。“ 四定工作法” 以“ 清单化” 制度体系构建闭环管理机制,将食品安全等八大领域纳入量化指标体系,创新建立“ 目标分解-责任落实-动态追踪-效果评估” 的制度闭环。这种标准化制度设计使抽象任务转化为具体指标,实现从粗放管理向精准治理的转变。
同时,“ 四定工作法” 通过创新监管责任机制,建立“ 区域网格+职能网格” 双维管理模型,将湖里辖区全域 4 个监督管理所划分为 76 个监管网格,实行“ 网格长+网格员” 双岗责任制;并通过量化指标上墙、进度动态晾晒,构建起“ 目标可视化-进度透明化-资源集约化” 的监管指挥系统;配套建立的月通报预警制度,将传统结果考核转变为过程管控,形成“ 数据驱动-实时反馈
-动态调整” 的新型监管模式。
从表格上看,殿前市场监管所辖区共分为机场、中埔、马垅、高殿等 9 个“ 段”、17 个网格。按照“ 网中有格、格中有责、责任到人、职能到位” 的总体工作思路,由 17 名网格员对各自辖区内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实施全链条监管,初步建立起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全面覆盖的网格化监管模式。
“ 原来没有实行‘ 四定工作法’ 的时候,每个网格员会对应许多监管条口,比如今天检查食品、明天检查特种设备。实行‘ 四定工作法’ 以后,我们会统筹近期的重点目标任务,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殿前市场监管所中埔 1 段网格员曾颉介绍。3 月 24 日上午,网格员们来到夏商中埔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展监督检查。根据检查的任务要求,他们要对市场内商户的食品、价格、计量等多个条口进行综合性检查,涉及同一经营主体的各项检查一次性完成,推动了监管资源配置优化和合理调度,也使得监管更加高效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