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自然资源报/2025 年/5 月/1 日/第 003 版规划
走近“ 美好家园的筑梦师”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
阅读提示
他,是城市发展的推动者;她,是美好家园的筑梦师;他和她,是在平凡岗位书写不平凡事迹的实干家。 他们奋楫争先,用双手规划人民城市;他们脚踏实地,用双脚丈量乡村阡陌;他们夙兴夜寐,用智慧响应群众期盼。他们是活跃在城市和乡村的规划师。
值此“ 五一” 国际劳动节,让我们走近几位城乡规划师的工作⋯⋯上海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陈琳:发掘超大城市远郊乡村多元价值
“ 它像一块璞玉,让人感受到江南乡村的独特韵味。”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土地和乡村业务板块首席规划师陈琳,这样谈起她作为乡村责· 任规划师耕耘过的、位于上海西部远郊的双祥村。十余'年来,陈琳带领团队深耕上海乡村地区规划实践,以规划技术支持村庄“ 按照它的理想发展”。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nuo18091 4】
在双祥村,陈琳带着团队的责任规划师们建设乡村实验基地,通过乡村责任规划师的介入以及实验室的建设,激发村庄的活力。如,原先功能相对单一的农机仓库,被设计改造为规划师陪伴驻地,以规划技术服务村民的共享空间。
陈琳坚持深入实地工作,多次组织全市范围的乡村调研普查,带领来自高校、设计研究机构的团队进镇、入村、踏点,通过现场调查、访谈村民,召开座谈会,拍摄纪实影像等多种方式,记录田野之中的趣事,“ 聆听乡村的每一种声音” ,发掘上海超大城市远郊乡村的多元价值。
她带领团队先后完成了上海市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专项规划、上海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跟
踪研究,优化完善郊区城镇结构和功能研究等重大规划和决策咨询重点课题。
她带领X支部开展乡村责任规划师志愿服务,坚持在地化陪伴式工作,依托乡村振兴实验基地、乡村驿站等空间,以“ 实验室+试验田” 的模式,探索“ 乡村+艺术”“ 乡村+科技”“ 乡村+生态”在地实践,为乡村责任规划师提供服务基层的多元平台,搭建城乡融合的桥梁,在乡村规划和建设中持续贡献智慧和力量。
浙江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华芳:统筹国土空间规划与世界遗产保护
“ 我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和持续探索,定能为 ‘ 后申遗时代’ 的良渚故事,增添新的篇章。”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专业副总规划师华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