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浙江日报/2025 年/5 月/1 日/第 001 版
绍兴柯桥水务集团技能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丁卫松——
焊花闪烁,燃亮奋斗人生
本报记者 张熙锦
橘黄色工作服一穿,面罩一戴,置身于众多电焊工友中,丁卫松看起来挺普通。但他一出手就显出不凡:焊出的焊缝从外面看几乎没有任何痕迹;内里则细密整齐,鱼鳞纹式样均匀、牢固且有美感。
全国劳动模范、浙江省第一个破格获得正高级工程师职称的技术工人⋯⋯丁卫松,这位绍兴柯桥水务集团的焊工, 拥有着多项光鲜荣誉。 34 年来, 他的手握过几万次焊枪, 焊过上万道焊缝,手臂甚至有了肌肉记忆,能够在任何位置焊接时始终保持平稳。
一把寻常焊枪“ 焊” 出一条不凡工匠之路,正是丁卫松的人生写照。行行出状元【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 我从小就对电焊感兴趣。” 回忆来时路,丁卫松告诉记者,这一切的开始可能和他童年的耳濡目染有关。从事焊接维修的叔叔,每次休假回家,总是绘声绘色地讲述关于电焊、机械的故事。那些想象中闪烁的银色火花,由此深深烙在丁卫松心里。
高中毕业后,丁卫松没能考上大学。在很多人眼中,那个年代考上大学,是一生中唯一“ 跃龙门” 的机会。考不上大学,就意味着他将和父辈一样,所有的可能都跨不出家里的一亩三分地。
绝不向命运低头!短暂的迷茫过后,丁卫松暗暗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双手闯出一条路。
18 岁的丁卫松入职马山热电厂, 被分派到最辛苦的锅炉维修岗位。 钻炉膛、 爬烟囱、 熬高温,许多人待不住,想着法儿调岗。“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丁卫松把这句话当作座右铭,“ 对待工作,擅不擅长是其次,用心用情投入最重要。 ” 趁着厂里安装新锅炉,他每天去现场研究锅炉安装技术和要点,只用 3 年时间就成了锅炉维修的技术骨干。
一次厂里锅炉大修,请了一位师傅焊接高压管道,焊接时飞溅的焊花和弧光,突然“ 照亮”了丁卫松的眼睛,埋藏在心底多年的念想在此刻迸发。
借着端茶送水的机会,丁卫松跟着焊工师傅跑前跑后,“ 偷学” 起了焊接。自那以后,他每天利用休息时间练习,厂里没有专业焊工,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对着书本翻来覆去学技术、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