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上海证券报/2025 年/4 月/8 日/第 006 版公司
多家水务公司筹划易主
记者 张问之
水务类上市公司易主或将再添新例。4 月 7 日晚,太和水最新公告披露,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何文辉拟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向北京欣欣炫灿科技中心(有限合伙)(简称“ 北京欣欣”)转让公司无限售流通股 1358.96 万股;并自本次股份转让相应股份过户登记完成之日起,将其持有的部分剩余上市公司股份所拥有的表决权、提名权、提案权委托给北京欣欣行使。交易完成后,北京欣欣成为太和水控股股东,公司实控人变更为北京欣欣的共同实控人何凡、蒋利顺、董津。
记者注意到,2025 年至今,已有包括深水海纳、博世科、万德斯在内的多家水务上市公司发生或拟进行控制权变更。其中,万德斯在 3 月引入瑞源国际作为股东后,转为无实控人状态;茂名市国资委入主深水海纳也在稳步推进中; 博世科则于 2 月完成实控人变更, 广西国资正式入主。
“ 与 2018 年国资跑步进入环保行业不同,本轮国资入主的动机更为多元。” E20 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称,水务企业受多重因素影响业绩不佳,行业整体处于低谷期,估值偏低;同时,这类并购是在不构成借壳上市前提下的“ 渠道通路”。在此背景下,国资既带有纾困性质,也包含战略布局考量,部分案例还可能涉及战略性资产重组。
另有业内人士表示,地方国资正从单一资本输血转向“ 技术导入+区域资源协同” 深度整合,从而推动水务行业从分散竞争向集约化、专业化运营转型,行业格局面临重构。
业绩承压 水务企业“ 谋变”
水务上市公司缘何纷纷转让股权?这与相关公司业绩表现不无关系。前述 4 家筹划易主的公司,净利润均处于亏损状态。以太和水为例,3 月 25 日,公司披露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第三次风险提示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