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保山日报/2025 年/5 月/22 日/第 001 版
碧水青山映保山

生态优美彰文明
——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杨茜 李活顺 通讯员 韩捷
碧波荡漾的青华海候鸟翔集,活立木总蓄积量 33 万立方米的善洲林场苍翠欲滴,昌宁县天堂山松子山的风力发电风车群随风摆动,高黎贡山大树杜鹃迎春绽放⋯⋯
守护共生、开发利用、产业赋能,一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治理,携手共护“ 母亲河”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 】
从“ 东河之治” 到“ 东河之美”,三年奋战终不负。白鹭群掠过波光粼粼的水面,曾经消失的水草和鱼儿又出现在清澈的河水里,东河两岸再次成为附近居民小憩散步的首选之地。
村容整洁、 民风淳朴、 生态宜居是东河流域 311 个村落的 “ 标配”, 8.6 万户农户完成户内 “ 四水同收” 改造,建成 1042.5 公里的污水收集管网,东河水环境负担大大减轻。
保山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通过新建、 扩建及提标改造工程, 使中心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从 5.5万吨提升至 12.8 万吨,出水标准均提升至一级 A 标。
保山中心城市 227 个板块老旧小区、城中村和产业园区完成 221.24 公里雨污管网的“ 造型手术”;56 条市政道路 47 公里雨污管网分流经历了“ 微创手术”;209 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完成 552个办公区和 260 个住宿区的院内雨污分流“ 疏通手术”。
从“ 纳污河” 到“ 幸福河” 的嬗变,保山人用 1200 个日夜交出满意的答卷。目前,东河国控沙坝断面水质保持Ⅱ类,省控叠水河桥断面和重点监控的石龙坪断面水质由 2023 年Ⅳ类上升为Ⅲ类,提前 6 年实现 2030 年稳定或优于水功能区划标准的预期治理目标。2024 年 20 个“ 生态为民” 行动问题已全部整改,满意率 100%。
守护,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近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腾冲分局发布监测成果:在整顶管护站辖区的生物多样性持续监测中,科研人员观测到一支由 85 只个体组成的中缅灰叶猴种群,其中新发现的 12 只金黄色幼猴集群,标志着该珍稀物种迎来近五年来最大规模产仔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