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社会报/2025 年/5 月/21 日/第 001 版
践行民政使命

增进民生福祉
——五位民政领域代表亮相国新办中外记者见面会
本报记者 周亮
新时代新征程,全国民政工作者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和X中央关于民政工作的决策部署,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奋力书写着“ 民政为民、民政爱民” 的温暖篇章。5 月 20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 新征程上的奋斗者” 中外记者见面会,5 位来自民政领域基层一线的优秀代表围绕“ 践行民政使命 增进民生福祉” 主题,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5 位代表分别是: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代表,北京市儿童福利院医务科科长黄会青、山东省菏泽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吴波;劳动模范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社会福利院护理组长邱丽芸;先进集体代表,上海市闵行区婚姻(收养)登记中心主任聂晶、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晓霞。会上,他们用朴实而真挚的语言,分享了自己扎根基层,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故事,生动展示了在新征程上积极主动作为,以真情温暖人心、以专业守护民生、以创新推动发展的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群像。
以坚守诠释为民情怀【更多写作资料+微信:nuo180 914】
从孤残儿童照护到流浪人员救助,从失能老人照料到困难群众帮扶,再到婚姻家庭守护,千头万绪的民政事务承载着重若千钧的民生责任。是什么支撑着 5 位基层民政人数十年如一日扎根一线?
对邱丽芸来说,是成就感。发布会上,邱丽芸坦言,19 岁刚入行时她也曾迷茫过。但看到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在她的悉心照料下逐渐好转,从长期卧床到能够坐起,从依赖轮椅到借力行走,从鼻饲进食到自己吃饭⋯ ⋯ 这些改变让邱丽芸坚定了“ 择一事终一生” 的信念。“ 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对李晓霞来说,是牵挂。23 年里,她和同事们走遍了县里的每一个困难家庭,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温暖民心。 “ 作为一名社会救助工作者,我的职责使命就是让一项项救助政策落地见效。” 她的话语掷地有声。
对黄会青来说,是一声声“ 妈妈”。唇腭裂孩子手术恢复后绽放的笑容,语言障碍孩子经过
训练后喊出的“ 妈妈”,还有一个又一个孩子考学、就业,奔赴精彩人生⋯ ⋯ 从事儿童福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