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冶金报/2025 年/5 月/10 日/第 018 版2025 品牌 TOP 钢铁特刊
柳钢集团 “ 柳钢造” 奏响转型“ 三重奏”
本报记者 熊汉青
北部湾畔,海风轻拂,涛声阵阵。 在柳钢集团防城港钢铁基地里,广西首条 3800 毫米宽厚板生产线正全速运转,一块块通过中国船级社认证的船板从这里发往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
从助力平陆运河的通江达海,到浇筑龙门大桥的跨海长虹,再到赋能“ 中国天眼” 的精密钢构, “ 柳钢造” 始终以钢筋铁骨支撑起大国工程。【更多写作资料+微信 :】
这是一组见证蜕变的数字:产品结构由原来的建筑用钢材占比近 70%转变为制造业用钢材占比超 70%;连续 5 年获评为“ 中国卓越钢铁企业品牌” ,六度蝉联“ 能力验证质量奖” ;2024 年研发投入强度达 3.6%,新增专利 203 项,品种钢比例提升 9.5 个百分点⋯⋯
数据的跃动间,映射着柳钢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的坚实步履,也让“ 柳钢造”的金字招牌愈发锃亮。
创新序曲——在高端市场校准“ 发展音阶”
近日,在柳钢集团科技中心的实验室里,技术人员正屏住呼吸,观察着钢材晶体结构,显微镜的光斑里,定格的不仅是钢材的微观世界,还是柳钢人奋力转型的创新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