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县团委书记在青年志愿者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各位同志,青年志愿者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组织召开这次青年志愿者工作座谈会,主要目的是总结过去一段时期我县青年志愿者工作的成绩与不足,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进一步凝聚全县青年志愿者的力量,推动我县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再上新台阶。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志愿者是青年群体中最具活力、最富奉献精神的力量。近年来,我县青年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服务领域持续拓展,服务水平日益提升,在乡村振兴、社区治理、大型活动保障、应急救援等诸多领域都留下了青年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共青团班子成员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各科室、各乡镇(街道)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广大青年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在此,我代表县团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当前,我县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各项事业都在蓬勃发展,这为青年志愿者施展才华、服务社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志愿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品牌影响力不足、保障机制有待加强等挑战。希望通过今天的座谈会,大家能够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共同为我县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下面,我讲六点意见。
一、筑牢思想根基,把稳志愿服务“方向盘”
只有筑牢思想根基,才能确保志愿服务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青年志愿者作为新时代的重要力量,其思想觉悟和价值追求直接影响着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成效。我们必须从思想源头入手,引导青年志愿者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强化理论武装,补足精神之钙
只有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才能在志愿服务中保持正确的方向。一是深学细悟创新理论,组织青年志愿者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青年工作和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每月开展一次专题讲座,邀请X校教授、专家学者进行解读,每季度组织一次研讨交流,让志愿者们结合自身服务经历谈体会、谈感悟,深刻理解其中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二是搭建理论学习平台,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线上依托“青年大学习”平台、县团委微信公众号,开设志愿服务理论学习专栏,每周推送学习资料和典型案例;线下在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各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立志愿服务学习阵地,配备书籍、报刊和影像资料,为志愿者提供便捷的学习渠道。三是推动理论入脑入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前,组织志愿者进行简短的理论学习,明确活动的意义和目标;活动结束后,引导志愿者撰写心得体会,反思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
(二)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红色基因是我们X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红色基因能够为青年志愿者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一是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参观县内的革命烈士陵园、红色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开展祭扫英烈活动,“七一”前夕组织重温入X誓词、聆听老X员讲革命故事等活动,让志愿者在红色氛围中接受洗礼。二是学习红色经典著作,向青年志愿者推荐《红岩》《红星照耀中国》等红色经典书籍,每月开展一次读书分享会,让志愿者们讲述书中的感人故事,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悟,从红色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三是践行红色精神内涵,引导青年志愿者将红色精神融入志愿服务中,在服务过程中发扬不怕吃苦、勇于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三)汲取先进经验,拓宽服务视野
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志愿服务经验,能够帮助我们提升志愿服务水平,拓宽服务思路。一是组织外出考察学习,每年组织一批优秀青年志愿者代表,到志愿服务工作开展较好的地区进行考察学习,实地观摩他们的活动组织、项目管理和队伍建设等情况,与当地志愿者交流经验做法。二是邀请先进典型授课,定期邀请外地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来我县作报告,分享他们的服务经历、成功经验和创新理念,为我县志愿者提供借鉴和启发。三是加强交流合作机制,与先进地区的志愿服务组织建立长期交流合作关系,通过线上视频会议、项目合作等方式,持续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不断改进我县的志愿服务工作。
(四)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服务宗旨
理想信念是青年志愿者的精神支柱,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在志愿服务中保持持久的热情和动力。一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结合重大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五四”青年节开展“青春心向X・建功新时代”主题演讲比赛,国庆节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志愿者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二是强化服务宗旨意识,通过开展“为民服务大讨论”活动,让青年志愿者深刻认识到志愿服务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在服务过程中要始终把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三是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教育引导青年志愿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在志愿服务中实现自我价值,体会奉献的快乐和意义。
二、建强骨干队伍,锻造志愿服务“主力军”
一支高素质的骨干队伍是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关键。我们要通过严格招募、系统培养、健全激励机制等方式,打造一支有活力、有能力、有担当的青年志愿者骨干队伍。
(一)严把入口关,确保队伍质量
招募是队伍建设的第一步,只有严把入口关,才能为队伍注入优质的“新鲜血液”。要明确招募标准,制定详细的青年志愿者招募标准,除了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身体健康、热心公益等基本条件外,根据不同的志愿服务项目,明确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要求,如医疗救护类志愿服务需要具备相关医疗知识和技能。要规范招募流程,通过县团委微信公众号、各乡镇(街道)公告等渠道发布招募信息,明确招募岗位、人数、条件和报名方式。报名结束后,组织专人进行资格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面试和笔试,考察其服务意愿、沟通能力和专业水平。要严格资格审查,对通过面试和笔试的人员,进行背景调查,了解其过往的社会表现和志愿服务经历,确保招募的志愿者品行端正、责任心强,能够胜任志愿服务工作。
(二)优化培养链,提升综合能力
对招募进来的志愿者,要进行系统的培养,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服务水平。一是开展岗前培训,在志愿者正式上岗前,组织为期三天的岗前培训,内容包括志愿服务基础知识、服务礼仪、安全防护知识以及相关项目的专业技能培训。二是邀请有经验的志愿者和专业人士进行授课,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现场模拟等方式,让志愿者掌握基本的服务技能。组织岗位练兵,根据志愿服务项目的特点,定期组织岗位练兵活动,如开展应急救援演练、社区服务技能竞赛等,让志愿者在实践中熟悉业务流程,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岗位练兵活动,确保志愿者的技能水平能够满足服务需求。三是实施进阶培训,针对表现优秀的志愿者,开展进阶培训,内容包括项目管理、团队协作、活动策划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每年选拔一批骨干志愿者参加市级以上的志愿服务培训,拓宽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组织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