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经开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最新部署,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全力推动我区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更有力的步伐。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区上下同心同德、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24年全年,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约1850亿元,同比增长6.8%,增速在全市各区县中位居前列。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500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超过11%,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约600亿元,同比增长8.2%,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顺利投产或加快建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总额也实现了平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5%,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职工、企业家和建设者们辛勤付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经开区X工委、管委会,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标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对标先进地区的发展水平,我们依然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大而不强、链而不精”的问题依然突出。 我区虽然形成了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但在产业链的顶端和价值链的核心环节,我们的掌控力还不够强。部分产业仍处于中低端,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产业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一些龙头企业“顶天立地”的带动作用尚未完全发挥,而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态系统还不够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
二是创新策源“核而不尖、转而不快”的问题亟待破解。 全区研发投入强度虽然逐年提高,2024年达到了3.2%,但与国内顶尖经开区相比仍有差距。我们拥有一定数量的科研平台和创新载体,但能够产出颠覆性技术、引领产业变革的原创性成果还不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转化渠道还不够通畅,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仍需完善,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吸引、培育和集聚能力有待加强。
三是营商环境“优而不尖、放而不管”的风险依然存在。 近年来,我们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我们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政务服务效率、法治保障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个别部门仍然存在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不畅通的问题。“放”的活力激发出来了,但“管”的能力和水平需要同步跟上,事中事后监管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以防范化斯解市场风险。
四是要素保障“紧而不缺、配而不优”的瓶颈日益凸身。 随着发展的深入,土地、能源、环境容量等传统要素的约束越来越紧。如何通过“腾笼换鸟”、盘活存量,提高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是我们必须破解的难题。同时,在人才、资本、数据等新要素的配置上,市场化配置机制还不够完善,要素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