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市林业局局长任期内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述职报告
审计组:
根据市委组织部和本次离任审计工作的统一安排,我将2022年8月至2025年8月担任*市林业局X组书记、局长期间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向审计组作如下书面报告,请予审查。任职三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林业局的有力指导下,我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团结带领全局干部职工,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理念,以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忠诚履职、担当作为,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本人任职基本情况与单位发展概况
我于2022年8月被任命为*市林业局X组书记、局长,主持市林业局全面工作,并作为第一责任人,对全局的经济活动和财政资金安全负总责。*市林业局是市政府主管全市林业和草原工作的职能部门,内设办公室、规划财务科、生态保护修复科、森林资源管理科、林业改革发展科、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科、行政审批科等8个职能科室,下辖市森林防火中心、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市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等6个事业单位。全局系统现有在编干部职工285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8人,工程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96人。我任职之初,*林业正处于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三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局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林业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2024年底,与2021年底相比,主要指标实现跨越式增长。森林资源持续增长。全市森林覆盖率由62.8%提升至64.5%,增加了1.7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由1.58亿立方米增长至1.75亿立方米,净增1700万立方米。林业经济量质齐升。全市林业综合产值由2021年的68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20亿元,年均增长6.4%,其中林下经济全产业链产值由不足80亿元突破至135亿元,成为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生态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全市林地保有量稳定在2800万亩以上,湿地保护率达到60%,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3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12个,生态旅游及康养产业年接待游客突破800万人次,综合收入超过50亿元。财政保障能力稳步提升。三年来,我局累计争取中央、省级林业专项资金18.6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林业建设超过50亿元,为全市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二、贯彻执行X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
任职期间,我始终将学习、领会和贯彻执行X中央、国务院和省、市的重大经济方针政策作为首要ZZ任务和工作遵循,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推动各项决策部署在*林业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坚定不移贯彻“两山”理念,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我深刻认识到*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战略地位,始终将生态保护置于最优先位置。一是全面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部署。针对*地处长江一级支流*河、*流域的实际,我牵头组织编制并实施了《*市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规划(2023-2030)》。三年来,我们累计投入资金*亿元,重点实施了*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石漠化治理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例如,我们成功申报并实施了总投资达*万元的“*河及*流域外来入侵生物防控体系建设项目”,其中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万元,有效遏制了互花米草等外来物种的扩散,保护了流域生物多样性。二是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我组织全局力量,率先在全省开展林业碳汇资源调查与潜力评估工作。制定了《*市林业碳汇能力提升行动方案》,通过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森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三年来累计完成营造林150万亩,森林抚育280万亩,预计年均新增碳汇量超过200万吨。我们还积极探索林业碳汇交易,与数家大型企业达成碳汇购买意向协议,为生态价值的实现开辟了新路径。三是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和生态红线政策。在各项林业工程项目规划和实施中,我始终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坚决守住林地和草地两条红线。三年来,我局审批的各类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申请中,无一例突破生态保护红线,林地占用征收补偿标准均按最高上限执行,有力保障了国家生态安全和被征地林农的合法权益。
(二)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我坚决执行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将林业工作与“三农”工作紧密结合,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一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我将林下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抓手。亲自挂帅成立了“*市林下经济发展工作专班”,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三年来,全市累计投入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亿元,重点扶持发展了林下中药材、林下菌、林下养殖和林下生态旅游四大模式。到2024年底,全市林下经济利用面积达到650万亩,全产业链产值突破*亿元,带动超过15万户林农户均年增收*元以上。特别是在*、*等县,我们推广的“林+菌”“林+药”模式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二是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针对我市林业产业“小、散、弱”的现状,我主导制定了《*市竹产业和山桐子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培育专业合作社、建设标准化基地等措施,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三年来,全市新增高产笋用竹林15万亩,改造低产竹林40万亩;发展山桐子等特色经济林30万亩。我们成功引进了总投资*亿元的“华康纸业”竹浆纸一体化项目,预计投产后年产值可达*亿元,解决就业800余人。三是落实惠企纾困政策。在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下,我坚决执行国家减税降费、助企纾困的各项政策。组织全局干部对全市286家规模以上林业企业进行“一对一”包保服务,宣传政策、解决难题。三年来,累计为林业企业协调办理林权抵押贷款*亿元,帮助企业享受各类税费减免及补贴超过*万元,有效稳定了林业市场主体的信心和活力。
三、重要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的制定、执行和效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