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专题会议上的发言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专题会议,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总结成绩、分析形势,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努力推动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ZZ责任,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奋战在生态环境保护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从环境质量来看,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改善的基础还不稳固,部分区域、部分时段环境质量仍有波动,一些突出环境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从工作推进来看,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责任落实还不够到位,工作推进还不够有力,存在上热下冷、上紧下松的现象。从体制机制来看,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还不够顺畅,生态环境监管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下面,就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我讲五个方面意见。
一、坚持“一盘棋”统筹,下好生态优先“先手棋”
(一)强化规划引领,绘就生态蓝图。要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作为引领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纲,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好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科学确定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重点领域和重大举措,确保规划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加强规划的统筹协调,做好与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形成“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融合。要强化规划的执行力度,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监督评估机制,定期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二)优化空间布局,严守生态红线。要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明确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的边界和范围,构建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要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的管控和监督,严禁在生态保护红线内开展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切实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要加强对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要合理确定城镇开发边界,严格控制城镇规模无序扩张,推动城镇集约紧凑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三)推动区域协同,共筑生态屏障。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加强区域之间的协同合作,共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建立健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执法联动、应急协同等方面的合作,形成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合作,积极参与跨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共同打造区域生态安全屏障。要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生态环境共建共享。
二、打好“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