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利用一天时间,深入XX乡、XX镇等几个乡镇的村庄和项目现场,实地察看了我县农村人居环境和路域环境整治的最新进展。刚才一路走、一路看,也一路深入探讨,对先进的村我们予以肯定,对发现的问题也进行了现场交办。现在我们召开这次全县范围的推进会议,主要目的就是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半年任务,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站位,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坚决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场硬仗,为我县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在总结与反思中增强责任感与紧迫感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决策部署,特别是深入学习和运用“千万工程”的宝贵经验,将环境整治作为一项重要的ZZ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通过持续努力,我们的乡村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是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我们始终将硬件建设作为治本之策。截至今年第二季度,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稳定在100%,集中处理率已达到96%;累计完成卫生厕所改造超过17200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稳步提升至92%以上,并计划到年底前实现农村厕所粪污基本处理的目标。上半年,我们深入推进“清脏、治乱、增绿、控污”四大行动,累计清理各类垃圾杂物超过8万吨,拆除私搭乱建、残垣断壁等超过3万平方米,一批过去“脏乱差”的角落变成了群众休闲娱乐的“微公园”“微景观”。
二是群众参与机制不断创新。我们深刻认识到,环境整治的主体是广大农民群众。在这方面,各地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特别是“XX超市”积分兑换机制,已经成为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重要抓手。通过将打扫庭院、参与村庄清洁、遵守村规民约等行为量化为积分,群众可以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油盐酱醋、生活用品,实现了“小积分”撬动“大文明”、“小超市”激发“大动力”的良好效应。这种“以奖代补”的模式,让群众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从“旁观者”转变为“主人翁”,有效破解了“干部干、群众看”的难题。
三是美丽经济业态初步显现。我们坚持在整治中谋发展,将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一村一品”“一品一播”为代表的XX特色产业项目,就是生动的例证。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为电商直播提供了优美的背景,提升了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和附加值。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第二季度,通过电商直播带动的特色农产品销售额就超过了1.5亿元,直接带动参与农户的户均增收超过1500元。这充分说明,优良的人居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生产力,是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