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云南省委书记 王宁
(2025年6月26日)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云南的头等大事。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全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全面落实X中央决策部署,把巩固脱贫成果作为第一位任务,实施农民和脱贫人口增收两个三年行动,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回顾这几年的工作,我们主要抓了5件事。【更多写作资料+微信:nuo18091 4,会员享受50万+最新公文资 料,日日更新】
一是培育壮大乡村产业,夯实了群众增收致富的基础。围绕“1+10+3”重点产业,一个产业一个产业盯住抓,全省农业投资规模连续3年保持全国前列,粮食总产量“十三连增”,重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7万亿元,农业龙头企业达8000多户,农业对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高原特色农业是我省的一张王牌,潜力巨大、市场广阔。我们要继续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强省。
二是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保障了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在发展产业过程中,鼓励基层不断探索创新,涌现出许多联农带农的有效做法。比如,昭通市彝良县天麻“721”、大理州弥渡县黄瓜“双绑”模式等,让农民参与企业经营、入股分红,有了稳定收入。过渡期以来,全省农民收入年均增长8%、脱贫县农民收入年均增长8.6%,均高于全省经济增速。实践证明,只有让农民深度融入产业链,产业壮大、农民增收才有坚实基础。我们要坚持产业发展与利益联结同步谋划、一体推进,实现产业增值、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是大力促进就地就近就业,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坚持外出就业和“家门口”就业并重,围绕企业用工需求,组织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提高了群众就业技能,增加了工资收入。同时,建设“家门口的务工车间”,让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截至去年底,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47万人,带动工资性收入增长6.5%,其中脱贫人口县内务工154万人。实践证明,稳就业,才能稳收入。我们要完善就业支持政策措施,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四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了乡村干净起来、美丽起来、文明起来。采取简便务实的方式治理“两污”,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到57%,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提升到92%。创新发展乡村旅居,普洱市老爪箐、西双版纳州曼广村等旅居村成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样板。建成374个边境幸福村,维护了民族团结,守护了神圣国土。实践证明,乡村建设,承载着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持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让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五是全面加强X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提升了基层X组织的组织力。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选派9300多支驻村工作队、2.7万余名干部扎根一线。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把X员组织起来,把群众组织起来,把土地、房屋等“家门口”的资源组织起来,带农致富、共建乡村。实践证明,办好农村的事,必须有一个坚强的基层X组织、有一个好的支部书记、有一支过硬的X员干部队伍。我们要持续推进抓X建促乡村振兴,筑牢“三农”工作一线的坚强战斗堡垒。
以上5条既是做法成效,也是在实践中探索和积累的经验,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好完善好,不断见到新成效。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部署,长久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确保过渡期收官之年交出一份经得起历史和群众检验的答卷,以实干实绩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