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受聘《清源诗联》顾问仪式上的讲话
陈武林
(2025年7月22日)
很荣幸被《清源诗联》诗刊聘为顾问。我只是一个非常业余的诗词爱好者,退休后,参加了一些诗词活动,对于刊物的编辑等,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没有值得借鉴的经验,在恩施州委政策研究室工作时,做过编辑,但是那是公文性质的;在省烟草局工作的最后半年,分管过湖北烟草学会,但是只是大体把关,具体工作有学会秘书长,其杂志的编辑工作有编辑部,有十几个专职编辑。所以对于诗刊的顾问,我可能不太胜任。但是,《清源诗联》作为全国优秀楹联报刊、湖北省优秀楹联报刊,作为利川市诗词楹联学会主办的刊物,我可以有一个向各位诗家学习的平台,多一些向各位诗家学习的机会。
几点体会:
1.《清源诗联》的历史和现状都非常值得珍惜。我的感觉是,《清源诗联》一个好的平台,一个好的诗词队伍,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一个好的发展基础,一个好的发展条件(领导重视,财政支持等)。特别值得珍惜的是,《清源诗联》在覃太智主席的带领下,开创了利川诗词组织,搭建了利川诗词界的平台,不断扩大了利川诗词队伍,获取了中国诗词之市的荣誉。这是一个基础,也是一个资源。我说过一个观点,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诗词文化的历史上,值得载入史册的,湖北省有罗辉,恩施州有杨斌儒,利川市有覃太智。利川诗联现在是四任会长,诗联发展很快,在湖北省有了名气,《武汉诗词》几次专门登载利川诗词专辑。他们认为,利川的文化氛围很浓,诗人们的水平很高,在湖北省有一定的代表性。【更多写 作资料+微信:,会员享受 50万+最新公文资料,日日更新】
2.《清源诗联》增设了《竹枝流韵》栏目(从2019年起),在全省县市级诗联纸刊上带了头,也带动了利川本土竹枝词的发掘和发展。
川东鄂西是竹枝词的发源地,刘禹锡在夔州时,将巴人民间竹枝词改写为文士竹枝词,使得竹枝词成为唐诗中一个新的体裁。白居易、黄庭坚、苏轼等著名诗词大家也写竹枝词,竹枝词从武陵山走向上海滩,从巴人地域走向湖湘地域,走向华夏,走向全世界,现在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竹枝词。
过去一般人的观点,竹枝词源于夔州,那是奉节,过去的川东,现在的渝东,与鄂西没有关系。我参加武汉竹枝词学会后,提出竹枝词源于川东鄂西,刘禹锡下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我提出:“东边日出西边雨”就是奉节利川一带的偏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