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XX镇“一肩挑”村X组织书记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一肩挑”村X组织书记座谈会,主要目的是和大家面对面地谈谈心、聊一聊,听听大家在基层的真实感受和工作想法,同时也为大家鼓鼓劲、加加油,共同分析当前我们农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的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刚才,XX同志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讲得非常实在、非常中肯,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深入思考、付诸实践。
首先,我代表镇X委、政府,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镇所有奋战在农村一线的基层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
大家作为村里的“当家人”和发展的“领头雁”,担负着X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双重重任,这种“一肩挑”的模式,挑起的是组织的千钧重托,是群众的殷切期盼,更是发展的沉甸甸的责任。近年来,我们XX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X委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全镇人民的共同奋斗,更离不开在座各位以及广大基层干部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大家扎根在基层,工作在矛盾问题最多、条件最艰苦、群众最需要的第一线,是X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的“最后一公里”执行者,是X委政府联系服务群众最直接、最关键的桥梁和纽带。
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大家冲锋在前。无论是过去几年艰苦卓绝的疫情防控,还是每年防汛抗旱的严峻考验;无论是在人居环境整治的攻坚战中,还是在各类重点项目建设的协调推进中,大家始终身先士卒,带领X员群众日夜奋战,用实际行动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红色堤坝”,展现了共产X员的先锋本色。在推动发展方面,大家是主力军。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大家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找出路、引项目;为了拓宽村民的致富渠道,大家积极探索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电商直播等新业态新模式;为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大家带头整治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服务群众方面,大家是贴心人。谁家有困难,谁家有矛盾,大家第一时间上门,耐心倾听,用心调解,用力解决,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化解在基层,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温暖民心,维护了一方稳定与和谐。可以说,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以担当诠释了忠诚,以实干赢得了民心,以奉献彰显了价值。镇X委对大家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对大家取得的成绩是高度认可的。
同志们,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背景。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这为我们农村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和历史机遇。上级X委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一系列惠农强农富农政策的深入实施、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都为我们推动农村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XX镇也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攻坚阶段,一系列重大项目和规划正在落地实施,这要求我们的农村工作必须跟上节奏、同频共振,为全镇发展大局提供坚实支撑。
然而,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农村工作的内涵和外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其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农村依然突出,产业基础相对薄弱,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有待加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仍有短板。同时,群众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这对我们基层干部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种新旧矛盾交织叠加,征地拆迁、环境治理、利益分配等问题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社会矛盾。特别是即将到来的村“两委”换届工作,既是对我们过去几年工作成效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对我们驾驭复杂局面、维护和谐稳定能力的一次现实大考。能不能选出好干部、配出好班子、换出好风气,直接关系到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们XX镇农村发展的根基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