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体制内你不是责任心太强,你只是软弱而已!
别把软弱包装成责任心。
把软弱包装成“讨好型人格”“责任心太强”,本质上就是你太弱了。
怕冲突,怕犯错,怕事情掉地上。
你熬夜赶的无关报告、你不敢推卸的他人职责、你硬吞下的无理批评——本质上是用‘负责’掩饰不敢拒绝的懦弱。
太多被“伪责任心”压垮的年轻人:
熬夜替同事改PPT,却被对方抢功邀赏;
接手本不该负责的项目,成了背锅第一人;
面对领导超纲要求,赔上健康、加班加点、熬到头秃也不敢说“不”。
你的强烈的兜底意识,实质上是为别人承担了本不该属于自己的工作和压力而不只知,还在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自我感动。
1.职场需要“战略性冷漠”。
冷漠点可以解决80% 的问题。
不要把“随叫随到”当美德,职场中适当保持冷漠,控制责任的边界感。
你的精力、时间和专注力是有限的核心资源。
责任无度“外溢”(OverflowofResponsibility),意味着你无法集中力量维护最重要的责任。
长此以往,在单位,你除了帮别人打杂,任由别人指挥,你啥也干不了。
自己重要的事情做不深、出不了彩,为他人次要的琐事疲于奔命。
不要想着做老好人,关系好的可以私下帮忙,没到那种程度,一定要让领导出面分配工作。
不是自己的工作学会说不,不要莫名其妙加本不该加的班。
职场本质是价值交换,你额外付出的情绪换不来报酬,如果换来的却是“软柿子好捏”的标签,你要这过剩的心有何用。
不要怕得罪人,你怕得罪别人,别人却不怕得罪你。
对待无理的人,态度要摆出来,让他知道你没那么好摆布。
记住,职场上,让别人忌惮你三分比让别人喜欢你更有用。
2.摆正位置,清晰站位。
摆不正位置的人,终会成为别人上位的垫脚石。
不要因为你的“热心帮忙”实际模糊了职责边界,站该站的位置,说该说的话,剩下的别管、别问、别听。
如果你是科员,核心职责就是高效准确地执行上级决策、写好本职工作内的材料、沟通协调好分内事务。
聚焦执行精准度而非越位操心领导的决策正确性。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一定要记住一般情况下能不表态,坚决不表态,瞎表态只会让人轻视,甚至把自己逼上尴尬的境地。
3.认清现实,做个拎得清的明白人。
体制有其独特的运行逻辑。单纯依靠“努力”“负责”就想一路高歌猛进,是对现实的极大误解。
你天天熬到后半夜,熬到头秃,年底评优提拔却总是“陪跑”,于是你就开始内耗、自怨自艾,这就是拎不清。
有人出生就是骡马,但有人就生在罗马,不服不行!
或者人家付出了工作之外的时间,或者提供了你无法提供的情绪价值。
在乎没有用,不如看看能学的跟着学着点,学不来的就安心搞好自己的工作,图个内心平静。
写在最后:
做一个清醒且通透的人,懂得保护好自己的能量场。
人的能量都是有限的,体制内日常工作就已经消耗了太多能量,不要在那些不重要的人和没有意义的事上,继续浪费能量了。
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主动过滤掉无关紧要的喧嚣(无谓的攀比、恶意的评价、办公室的鸡毛蒜皮),让自己清醒、平静、有力地在体制中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