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评估代表在XX区委深入贯彻XX精神学习教育评估座谈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够作为评估代表,在今天这个意义非凡的座谈会上,与各位一同交流探讨。接到这个任务时,我的内心既感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怀着一丝期待。责任在于,我的发言需要尽可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我所观察和感受到的情况;期待在于,这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能够聆听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真知灼见。
根据会议安排,我将结合个人视角,从三个方面,浅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感受,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说得不对不当的地方,恳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总体评价
自深入贯彻XX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以一名普通市民和参与者的双重身份,持续关注着XX区各个单位、各个层面的动态与变化。总的来看,这次学习教育不是一阵风、走过场,而是真正下了一番“绣花”功夫,取得了可圈可点、可触可感的扎实成效。
首先,是学习氛围之“浓”。以往提及学习,部分同志可能会下意识地认为是“软任务”,存在一定的应付心态。但这次学习教育,通过系统性的部署、创新性的载体和常态化的督导,成功地将“要我学”转变成了“我要学”。无论是机关单位的理论中心组学习,还是深入到XX街道、XX社区的“微X课”,亦或是像XX集团、XX中心等企业单位开展的案例研讨,都展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这种“崇学尚学”的风气,如春风化雨,不仅提升了广大X员干部的理论素养,更重要的是,在思想深处筑牢了纪律规矩的堤坝。
其次,是作风转变之“实”。学习教育的核心要义在于知行合一,最终要落脚到作风的改进上。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是,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事好办了。以前一些需要反复跑、多头问的“麻烦事”,现在通过“一线工作法”和“马上就办”的精神,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比如,前段时间听闻,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历史遗留产权办理问题上,相关部门不再是坐在办公室里等材料,而是主动上门,现场办公,多部门联动,一站式解决,仅用较短时间就帮助超过1.1万户居民解决了多年的“心病”。这一个数据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的笑脸,更是作风建设成果最生动的注脚。这种务实、高效的作风,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了变化,赢得了口碑。
最后,是干群关系之“近”。学习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重塑X群、干群关系的过程。通过深入基层、问计于民、为民办实事等一系列活动,X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都被拉近了。我曾亲眼看到,在XX社区,年轻的社区工作者不厌其烦地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办理业务;也曾了解到,XX局的执法人员在处理市容问题时,更多地采用了劝导式、服务式的“柔性执法”,得到了商户的理解与配合。这些看似细微的场景,恰恰反映出学习教育带来的深刻变化——权力不再是冷冰冰的管理,而是有温度的服务。这种温度,凝聚了人心,也为XX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汇聚了最广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