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XX单位学习教育评估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在此召开学习教育评估座谈会,主要目的是系统梳理前一阶段学习教育的成效与不足,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巩固深化成果、建立长效机制的重点任务。刚才,有关同志通报了班子查摆问题清单和民生领域问题整改的详细情况,几位来自基层一线的同志、退休老干部和群众代表也提出了非常中肯、很有价值的意见,听后很受启发,也深感责任重大。
这次学习教育,是锤炼干部队伍X性修养、净化地区ZZ生态的一次深刻洗礼。从启动以来,全单位上下闻令而动、积极投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作风建设绝非一日之功,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和“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将作风建设的革命进行到底。下面,围绕如何持续深化学习教育成果,推动作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把握作风建设的根本要求,在思想淬炼中筑牢ZZ忠诚的根基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X性问题、ZZ问题。抓作风建设,首要的是从思想根源上解决问题,不断提高ZZ判断力、ZZ领悟力、ZZ执行力。如果思想的“总开关”没有拧紧,任何外在的规章制度都可能成为“稻草人”。
第一,必须清醒认识作风建设的长期性与复杂性。中央BXGD不是管五年十年的,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经过多年整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面上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一些深层次、变异性的“四风”问题依然存在,甚至穿上了“隐身衣”、玩起了“障眼法”。有的“文山会海”变成了在社交软件群里发文开会,增加了基层干部的隐性负担;有的公款吃喝转入了单位食堂、偏僻农庄,更加隐蔽;有的“门好进、脸好看”,但就是“事难办”,存在“软钉子”“中梗阻”现象。这些新动向、新表现警示大家,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不容低估,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必须摒弃“闯关”思想、“过关”心态,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斗争,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第二,必须深刻理解作风建设与群众路线的内在统一。X的最大ZZ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中央BXGD精神,其核心要义就是密切X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检验作风建设成效的最终标准,不是写了多少总结报告、开了多少次会议,而是群众的真实感受和普遍评价。此次学习教育,整改台账中明确了多项涉及民生领域的具体问题,从牧区道路的维修养护,到安全饮水工程的后续管理,再到社会保障政策的精准落实,这些都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问题整改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全单位7800多名常住人口,就是作风建设成效的阅卷人。要坚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主动把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真心实意听取群众的批评和意见,把群众的“表情包”作为检验工作的“晴雨表”,以解决民生难题的实际成效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