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代表报/2025 年/6 月/17 日/第 002 版新闻· 综合
重庆市北碚区人大常委会创新“ 3341” 工作机制
执监督之笔 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本报通讯员 江世刚 汪纪梅
“ 代表们在田坎上开的 ‘ 季会’ 刚结束,撂荒地改种的蓝莓苗就领到了农技专家的 ‘ 体检单’ 。”近日,重庆市北碚区金刀峡镇七星洞村村民指着连片蓝莓基地欣喜地说。 这幅田间议事的鲜活场景,正是北碚区人大常委会以“ 3341” 工作机制为纽带,盘活人大监督资源,激活乡村振兴动能的生动实践。
从顶层设计到闭环监督的精准落地
“ 4 月 28 日市里开完现场会,29 日我们就组织 15 个涉农镇街召开座谈会,针对相关工作作出系统安排。5 月初,金刀峡镇人大就率先启动乡村振兴专项监督。” 北碚区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工委负责人翻开会议记录介绍说。
今年,为落实市委民主法治领域改革要求,北碚区人大常委会紧扣市人大“ 建立全市三级人大城乡融合乡村振兴专项监督机制” 改革项目方案,第一时间构建“ 3341” 工作体系,将全市“ 三级联动” 要求拆解为年初计划审议、年中专项评议、年底联席闭环“ 三个阶段” ,聚焦全程跟踪督办、定期听取专项工作报告、适时举行工作联席会“ 三项任务” ,配套任务清单、意见清单、测评清单、处理清单“ 四张清单” ,形成“ 问题未解决、监督不终止” 的全周期监督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