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安徽日报/2025 年/6 月/6 日/第 021 版
扬皖所长 共谱新篇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特别报道
淮北 深度融入长三角 奋力把最大红利转化为强劲动能
中共淮北市委宣传部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以不到全国
4%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
淮北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是长三角链接中部地区的双向“ 桥头堡” 和淮海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也是安徽省距出海口最近的城市。
近年来,淮北市将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最大机遇、最大势能、最大红利,不断加强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加快打造长三角产业发展新空间、保障保供大基地、生态休闲后花园,努力当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深度参与者、有力推动者、积极贡献者。
畅通“ 堵点” 交通一体化
5 月 28 日,淮北港孙疃码头 4 号泊位,一艘轮船靠岸。紧接着,乌黑的煤炭从装船机的粗大金属管道中倾泻而下。
“ 我们与淮北矿业集团携手打造铁路、受煤坑、廊道等铁水联运的关键基础设施,通过引入PLC 控制系统,实现设备‘ 一键式’ 启动与停止,确保铁路与港口间顺畅衔接。” 安徽港口集团孙疃港务有限公司生产经营部部长韩浩迪说,皮带廊道采用全封闭设计,不仅有效减少抛洒,而且装船作业效率达每小时 800 吨,一艘 2000 吨级的轮船不到 3 小时便能满载启航。
在孙疃码头,随着数智化铁水联运的无缝接驳,每吨煤炭可节省 30%的物流成本。
淮北市聚焦煤炭、粮食等物流运输成本偏高问题,提速推动以铁水联运为代表的多式联运,
大力畅通物流堵点,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淮北市采用多元化投资加快水运项目建设,浍河航道一期、南坪船闸等一批工程相继完工通航。2023 年 9 月,淮北港孙疃码头投入运营,标志着该市内河千吨级货船可通过“ 浍河-淮河-京杭运河” 直达苏浙沪,实现与长三角水路运输无缝对接。
淮北市通过推进多式联运,开通公铁水联运线路 8 条、海铁联运线路 5 条,建成进港铁路专用线 1 条,临涣船闸建成投用,韩村码头基本完工。2024 年,淮北港港口吞吐量 315.01 万吨,同比增长 16.65%,为企业降本 0.8 亿元。
与此同时,淮北市通过出台海铁联运政策、增开海铁联运班线、疏通国际物流堵点,全力打通海铁联运物流运输通道,持续提升城市开放能级和贸易自由便利度。2024 年,淮北市外贸企业通过青龙山“ 无水港” 五条海铁联运班线发运海铁联运约 9500 标箱,图定班列和专列约 95 列,集结班列和班次 150 余列次,同比增长 40%。该市为企业申请海铁联运奖补资金约 650 万元,降低物流成本 35%左右。
淮北海关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推行“ 互联网+海关” 服务,让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办理各项海关业务。2024 年,淮北海关监管锂电池出口总重 7900 吨,同比增长 84.8%。同时,设立专人专岗,为重点企业提供“ 一对一” 定制服务,及时解决企业在进出口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淮北高水平开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