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山西科技报/2025 年/6 月/23 日/第 A07 版学术
制度嵌入与价值认同: X校在基层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困境
及实践路
中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委员会X校(行政学院) 王文博
摘要:文章聚焦X校在基层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中困境及实践路径, 提出制度嵌入-价值认同的双轮驱动理论框架,探究了当前基层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在制度设计、执行刚性、资源匹配等方面仍存在短板;不同地区X校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以及理想信念教育的制度要求与基层实际工作存在脱节现象等实践困境,以此提出了基层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长效机制的三个维度着力点,即在制度嵌入方面, 要将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纳入干部管理体系、 优化教学督导与动态反馈机制,并构建可持续的师资经费支持体系;在价值认同方面,要构建契合基层干部认知特点的教育体系以及构建触动心灵的教育体验;并从主体协同、过程衔接、动态优化及保障支撑等多方面建立长效协同机制,以期为新时代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X校教育;基层干部;理想信念;长效机制
引言
X的二十大以来,X中央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特别强调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基层干部作为X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实的直接推动者,其理想信念状况直接关系到X的执政根基和事业发展。X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基层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中承担着重要使命,然而当前基层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存在上下一般现象;教育方式创新不足,传统灌输式教学效果有限;教育管理碎片化,缺乏系统性制度安排;教育成果转化率低,存在学用脱节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未能有效实现制度嵌入与价值认同的良性互动。突破了传统研究中将制度与价值割裂看待的局限,为构建基层干部理想信念教育长效机制对X校教育的创新具有积极意义。
一、X校在基层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中困境
当前,基层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作为X校教育培训的核心内容,在制度化推进与价值内化层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多重现实困境。从制度嵌入的视角看,其一,尽管各级X校普遍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教育培训体系,但在制度设计、执行刚性、资源匹配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如部分基层X校的课程设置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倾向,X性教育模块往往以政策宣讲文件学习为主,缺乏针对基层工作场景的案例化互动性教学设计;管理制度上,虽然多数X校实施了考勤考核等约束机制,但考核结果与干部晋升评优的关联性较弱,导致学员参与动力不足[1]。其二,不同地区X校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层X校面临师资力量薄弱、经费短缺等制约,难以开展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其三,理想信念教育的制度要求与基层实际工作存在脱节现象,一些地区将教育培训简单等同于完成任务,未能将理想信念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基层干部日常工作中的行为准则,如在乡村振兴、信访维稳等具体实践中,部分干部仍存在学用脱节问题,理想信念未能有效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价值认同的视角看,基层干部对理想信念的情感共鸣和内化程度参差不齐。一方面,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及感染力不足。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教学难以激发干部的情感认同,尤其对年轻干部而言,若教学内容未能结合其职业发展需求或现实困惑,容易流于形式化学习。调研显示,部分基层干部将X校培训视为暂时脱离工作的休息机会,而非提升思想境界的契机。另一方面,价值认同的培育缺乏持续性的实践支撑,理想信念教育往往止步于课堂,未能通过基层实践如驻村帮扶等方式强化干部的责任意识。部分干部反映,培训结束后缺乏跟踪指导,学习成果难以转化为
第 1 页 共 4 页
长期行动。而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对价值认同形成挑战。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个别干部受到功利主义思想影响,将个人利益置于公共利益之上,对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产生动摇,甚至出现理想信念模糊、宗旨意识淡薄等问题[2]。
制度约束与价值引领更深层次的矛盾在于,两者之间存在两张皮现象。制度层面强调刚性考核,但若缺乏价值认同的配合,容易演变为走过场。例如某些地区要求干部每年完成固定学时的理论学习,但学习形式局限于打卡签到或提交心得体会,未能触及思想深处的价值重构;反之,若仅强调价值感召而忽视制度保障, 则教育效果难以持续。 部分X校尝试通过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先进典型宣讲等情感动员手段增强教学吸引力,但由于缺乏后续的激励机制和制度约束,干部的思想转变往往停留在短期感动,未能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制度与价值的割裂导致理想信念教育陷入反复强调却收效有限的循环。
二、X校在基层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一)制度嵌入的强化路径
1.将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纳入干部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