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甘肃日报/2025 年/6 月/8 日/第 001 版
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兰州市西固区检察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 工作综述
新甘肃· 甘肃日报记者 石丹丹
检察听证会上,经检察官释法说理,原本对立的当事人选择了谅解;
检察调解室内,一桩即将诉诸法庭的纠纷,通过调解圆满化解;
大数据模型筛查出一条污染线索,公益诉讼检察官闻讯即动,启动实地调查⋯⋯
这些场景,正是兰州市西固区检察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 的生动写照。近年来,西固区检察院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多举措解决治理难题,构建“ X建引领、一门统办、四检协同、多元共治” 的矛盾纠纷防范化解格局,不断提升防范化解社会矛盾法治化水平,被评为 2024 年度全省新时代“ 枫桥式” 基层单位。,会员享受50 万+最新公文资料,日日更新
情理法融合化解矛盾纠纷
“ 已经有监控显示他打了我,为什么不能定他故意伤害罪?” 被害人任某在听证会上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2024 年 4 月,西固区检察院受理了一起故意伤害案,当事人任某酒后骑自行车,不慎撞到路边停放的张某汽车,张某下车查看时与任某发生肢体冲突。经审查,任某伤情构成轻伤二级,主要为面部擦挫伤,监控画面中肢体冲突细节无法分辨。
经两次补充侦查后,任某面部受损原因依然无法确定,任某坚持认为其面部擦挫伤是由张某
导致,办案组分析认为症结在于释法说理不充分,于是决定开展检察听证。
听证会上,承办检察官详细介绍了本案审查过程中存在的疑点及拟不起诉理由。参与听证的人民监督员、听证员了解案件细节后,也认为现有证据无法证实张某的殴打行为与任某的伤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同意检察机关拟不起诉的意见。
公开听证后,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张某也表示愿意向任某补偿部分医药费。
以“ 情” 为先、以“ 理” 为主、以“ 法” 为盾,这是西固区检察院开展“ 阳光听证化心结”专项行动的依据。近年来,西固区检察院先后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听证员、律师等参与公开听证 524 件,有效促使当事人解法结、化心结。
以源头善治回应社会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