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2025年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近期中央、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刻吸取近期国内发生的一些重特大事故教训,全面分析当前我县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刚才,县应急局的同志通报了今年以来全县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情况,相关单位也作了发言,讲得都很好,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以来,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守住了一些关键领域,防范化解了一批安全风险,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个“稳”的基础还很脆弱,影响安全生产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很多,形势不容乐观,挑战依然严峻。
从数据上看,截至9月中旬,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5起,死亡6人,受伤11人,同比分别上升7.1%、20.0%和10.0%。虽然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但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和沉痛的教训,充分暴露了我们的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短板和漏洞。这些事故的发生,绝非偶然,根源在于我们的一些同志、一些企业在思想上、责任上、工作上还存在着突出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存在“温差”。一些单位和企业的领导干部对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真正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刻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存在着严重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认为事故是小概率事件,离自己很远,总觉得“不幸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这种“不见棺材不落泪”的错误思想,是安全生产最大的敌人。二是责任落实存在“落差”。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突出。尽管我们反复强调“X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但在实际操作中,责任压力传导层层递减,“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部门满足于“开了会、发了文、做了检查”,监管执法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对发现的问题跟踪督办不力。部分企业主体责任严重悬空,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安全生产委员会沦为摆设,安全培训教育“走过场”,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违规操作等现象屡禁不止。企业主要负责人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淡薄,对安全生产状况心中无数,对存在的重大风险隐患视而不见。三是隐患排查存在“偏差”。从近期的检查情况看,一些领域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还不够深入、不够彻底。有的排查满足于“翻箱倒柜式”的表面功夫,对深层次、根源性的问题发现不了、解决不掉。比如,在建筑施工领域,高处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高风险环节的安全措施依然存在薄弱点。在工贸行业,一些企业对粉尘防爆、涉氨制冷等领域的安全风险辨识不清,整改措施不到位。在消防安全方面,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三合一”场所等火灾隐患依然是我们的心头大患。特别是一些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新型风险与传统风险交织叠加,我们的监管能力和手段还没有完全跟上,导致一些隐患长期存在,成了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四是监管执法存在“温情”。在执法过程中,一些同志碍于情面,不愿、不敢较真碰硬,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