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红十字报/2025 年/7 月/4 日/第 001 版
“ 小站点” 撬动“ 大服务”
——河南省郑州市社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实践站便民服务纪实
记者 贺晔
6 月 24 日下午,阳光灿烂而炽热,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东大街塔湾社区的红十字应急救护实践站的玻璃大门被拉开,一股盛夏时节难得的清凉微风吹拂而过。 数名路人走进实践站参与无偿献血,又饶有兴致地体验了站内的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智能科普设备。
“ 这些沉浸式教学设备让急救培训变得像通关游戏般生动。所有人,特别是家里有孩子的,应该都来试一试、学一学。” 体验过婴儿海姆立克急救法后,市民们笑着谈起学习这项技能的必要性。
家门口就能学:打造“ 15 分钟急救培训服务圈”
4 月 16 日,塔湾社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实践站正式启用,这已是郑州市第 12 个红十字应急救护实践站,着力打造“ 15 分钟急救培训服务圈”。
“ 我们就是要把急救培训站建到群众家门口,把人道服务送到群众心坎儿上。” 郑州市红十字会X组成员、副会长张晓煜介绍,应急救护实践站的建立,让专业救护知识走出课堂,融入社区生活场景,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 零距离” 学习掌握急救技能,“ 这标志着全市人道服务能力有了新提升,应急救护服务网络实现新突破。”
2024 年,郑州市红十字会立足城市社区实际,创新启动“ 城市社区博爱家园项目暨红十字应急救护实践站” 项目建设。项目旨在将红十字工作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通过打造群众“ 家门口” 的生命安全守护站,有效破解应急救护服务“ 最后一公里” 难题,切实提升社区居民的自救互救能力与健康素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安全与健康新格局。
作为郑州市红十字会服务群众的创新举措,12 个应急救护实践站均选址人口密集社区,配备“ 急救技能实训区”“ 生命教育体验区” 等功能模块。
项目开展至今,已系统培训并考核认证超过 1000 名“ 红十字救护员” ,为社区储备了一支关键时刻能站得出来、顶得上去的初级应急响应骨干力量。